12.04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近幾年各大衛視綜藝大戰是愈演愈烈,為了佔據收視高點可謂費盡心思無所不用其極。除了製造噱頭博眼球之外,燒起錢來亦是毫不手軟,邀一線大牌和當紅流量坐鎮成為慣用手段。只是明星效應固然重要,站在觀眾的角度節目好看顯然更具吸引力,沒誠意沒驚喜只知道墨守成規抄襲模仿請誰來都白搭。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因為發了幾條關於《歌手》的微博,有“搖滾第一女聲”的羅琦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關於她將第二次登臺的傳聞甚囂塵上。

雖然當事人沒有正面回應,不過迅速被知情人士給否認了。一來這是她對節目的回憶感慨而已,再者本季並沒有逆戰的賽制,此外加盟歌手在公佈前都簽了保密協議斷斷不會提前劇透,所以說羅琦迴歸更多是大家一廂情願罷了。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距離《歌手4》陣容揭曉還有二十多天,各種版本的名單已經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有模有樣。

近日更有“黃牛”煞有其事曝出本季首發,那英、周華健、劉憲華、薩頂頂等耳熟能詳的名字赫然在列,被營銷號搬運後一時間引得吃瓜群眾爭相留言。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根據往年的經驗,所謂的“業內人士”爆料大多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而已,最終能猜中一兩個已屬萬幸。不到節目組正式官宣,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就算上了也可以中途換人。

先不說消息可信度有多高,提到的這些人有天王天后,有實力唱將,有創作才子,也有全能偶像,總體來看確實是很好的候選。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其中最有希望亮相的或是薩頂頂,別忘了導演組邀請她不是一季兩季了,現在來絕對是最好的時機。

去年《香蜜》的片尾曲《左手指月》火爆網絡被廣泛翻唱,而其演唱的現場版更是被樂迷捧上神壇。如若她祭出這個大招,相信驚豔程度和名次不會遜色於龔琳娜的《小河淌水》。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也許是大眾對組合出身的愛豆自帶偏見,亦或劉憲華此前在真人秀中的人設太鮮明,所以很多人對他夠不夠格參加《歌手》持懷疑態度。

考慮到他上過多檔湖南衛視的綜藝,真出現在首發當中不足為奇。一直覺得《歌手》是一個兼容幷包的舞臺,不管你是什麼風格終究得靠唱功和現場說話,有沒有真材實料多說無益臺上一看便知。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名單裡最熱門的兩個人選,毫無疑問是那英和周華健,無獨有偶兩位近來都在友臺的《我們的歌》露面,難道芒果臺要轉換策略改從番茄臺挖人了?

在去年之前,那英加入《歌手》幾無可能,畢竟作為導師級的大咖得有起碼的架子。不過上季洪濤連劉歡都請來了,其他還在猶豫不決的人難保不會心動。儘管那英沒來過《歌手》實際上緣分不淺,楊宗緯、黃麗玲等在前幾季唱過她的代表作;第三季孫楠選歌時她也曾出鏡,還給過非常中肯的意見。拋開各種各樣的爭議不談,那姐的“唱商”、經驗以及音樂上的造詣是無可否認的。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每一季《歌手》都需要一個“傳奇”坐鎮,第一季有齊秦,第二季有張宇,第四季有趙傳,第五季有杜麗莎,第六季有騰格爾,上季則是“神仙姐姐”齊豫。

作為曾經的“天王殺手”,華健歌的經典代表作不勝枚舉,更見證了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極具特色的嗓音、標誌性的唱法、爐火純青的唱功,要是他能來觀眾肯定大飽耳福。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大牌和巨星雖然身價高,但影響力和收視號召力擺在那,也算是“高投入高收益”。

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縱觀之前的七季,除了第一季直到最後一場才決出勝負外,剩下的六季早早便失去了懸念,無一例外最大咖的歌手都順利拿到了“歌王”。特別是上一季,由於劉歡的到來剩下的歌手註定只能爭第二名。如此一來,可看度精彩度勢必大打折扣。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大牌一定唱得最好?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第二季的韋唯就是最好的例子,靠重唱拿了一次第一,緊接著連續兩場墊底被淘汰,更被網友吐槽“倒嗓”。對那些江湖地位頗高的老歌手來說,參加《歌手》難免要冒著“晚節不保”的巨大風險。

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導演組最明智的選擇。黃綺珊、鄧紫棋也好,迪瑪希、玻璃姐也罷,登上《歌手》舞臺之前在內地的知名度並不高甚至鮮有人知,結果卻技驚四座第一拿到手軟。雖都沒有問鼎“歌王”,仍堪稱當季最大的亮點。

那英周華健成《歌手4》首發大熱,只請對的不請貴的才是明智之舉

那英和周華健到時候真來了當然好,沒來也不必太過失望,要知道華語歌壇的唱將大有人在。

《歌手》做到第七季,收視率和熱度下滑不可避免,要想挽回流失的觀眾,僅靠幾個大腕是遠遠不夠的。保持節目製作水準之外適當增加一些創意和新鮮感,多推出幾首好歌挖掘有實力的年輕歌手,收穫好口碑自然不在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