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序: 首鋼籃球隊員觀察,新人很難融入球隊原有體系


北京首鋼在馬布里加盟之前,是CBA聯盟裡出了名的人員緊缺的球隊。焦健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他打球的那個年代,經常是7人輪換打滿48分鐘。在上世紀90年代,球員的跨區域交流十分困難,各支球隊基本依託本地體育局培養的青年球員為班底來組建隊伍征戰CBA。

受制於北京地區籃球苗子不多,首鋼隊的成績一直平平。
2011-12賽季馬布里加盟首鋼時,恰逢北京市正在實施振興三大球的計劃,這個時候CBA也有了一定的人員流動。當時北京隊除了有馬布裡這個新外援外,還有寶島球員李學林。就在首鋼奪冠的第一個賽季,即使是從青年隊上調了翟曉川和朱彥西,球隊的人員輪轉也並不富裕。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隨著首鋼4年3冠過程中吸納了北京奧神的孫悅四將,首鋼開始希望通過市場化運作的形式從其他CBA球隊引入新人,以期取得更好的戰績。
這期間引進的外來球員有李根、劉曉宇、段江鵬、常林(從江蘇召回)、林書豪和周儀翔。但令人驚訝的是,除了來了又走了的李根正常融入球隊體系意外,其他5人在加盟首鋼後則紛紛迷失了自己,遲遲找不到自己的最佳狀態。

01 劉曉宇:加盟首鋼前在上海打出了15分4助攻的成績,加入首鋼後和方碩難共融

前國手劉曉宇2015年離開母隊廣東隊加盟上海大鯊魚,在大鯊魚他和弗雷戴特組成的後場雙槍成為CBA最恐怖的“本土+外援”的後場組合。

當年12月30日,在對陣浙江廣廈的比賽中,劉曉宇三分球11中8砍下44分,刷新得分和三分球兩項職業生涯新高。他效力上海的兩個賽季的場均數據分別是15.7分3.5助攻和13.3分4.2助攻。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但劉曉宇加盟首鋼後的3個賽季,他的場均數據降到了5.8分、7.8分和5.5分,刨除他個人的傷病因素之外,他遲遲找不到融入首鋼的方式是他數據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首鋼1號位上有小外援和方碩2人,劉曉宇找不到和方碩共存的方法,就只能坐在冷板凳上。

02段江鵬:這位聯盟有名的三分神投手到了首鋼後完全找不到北,場均3分

段江鵬在加盟首鋼之前,是聯盟鼎鼎大名的三分投手,此前在山西效力的8年間,除了處子賽季外,場均得分幾乎不曾低於10分,曾一度場均接近20分的神投手。

他在2016年加盟首鋼,在過去的四個賽季,段江鵬數據最好的一年也僅得到場均4.3分。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首鋼這麼一支講究三分球的隊伍當中,段江鵬居然發揮不出來,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並沒有下降,但他幾乎獲得不了出手的機會。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很明顯,在首鋼段江鵬並沒有獲得進攻上的戰術主力地位,他更多的被當成一名防守工兵在使用,完全放棄了他的強項。本賽季前13場球,他場均3.3分,扎眼的是三分命中率是50%,出手僅為1.5次。

03林書豪:作為小外援引進的林瘋狂並沒有獲得核心戰術地位,但他和首鋼體系並不兼容

和馬布里加入首鋼時,首鋼完全圍繞馬布裡來打造攻防體系不同,林書豪作為前NBA球員加入首鋼時,並沒有圍繞林書豪重新設計球隊攻防體系。

林書豪被要求適應球隊原有的慢節奏、強防守、攻陣地的體系打法,這和林書豪需要快節奏的球風格格不入。因此比賽場上經常感覺林書豪和隊友不在一個頻道上,具體的尷尬就是林書豪發揮好的時候,隊友往往狀態差;隊友狀態不錯的時候,林書豪則施展不開。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比較典型的是北京德比第二場,林書豪缺陣的情況下,原首鋼體系運轉的球員們20分逆轉了北控,朱彥西上演了熟悉的絕殺!

04 迴歸的常林找不到在江蘇的好狀態,新加入的周儀翔也只能在板凳席上甩毛巾

常林曾短暫被交易到江蘇隊,因為在江蘇隊常林打的非常好,又被首鋼找了回來,但回到首鋼的常林再度迷失了。本賽季新加盟的周儀翔也遲遲找不到點,只能呆在板凳席。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05 小結:球隊的攻防體系應當具有更強的包容性,這才是首鋼再次爭冠的基礎

總體上看,過去8-9年的時間裡,首鋼隊的本土球員還是依靠自身培養的青訓隊員,如成長起來的方碩、翟曉川、朱彥西和王曉輝等,花大錢從外來引來的球員則遲遲找不到兼容的方法。

新人融入首鋼體系太難!林書豪、劉曉宇和段江鵬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另外一個讓人關注的是,首鋼一直希望引進知名的內線球員,但韓德君、陶漢林​等球員最終全都望而卻步,這也和首鋼體系不開放又很大的關係。

首鋼應該做出改變,開放、創新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