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當媽媽們推著小推車在外面遛娃時,閒庭信步,不時跟娃說說笑笑,很多人會對媽媽說:“你們家

孩子可真乖呀,一點也不淘氣,真給媽媽省心。”媽媽們只能會心一笑,別人怎麼可能知道這一笑背後藏著多少心酸。只有當媽的人才明白什麼叫“這個娃真不好帶。”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你以為的乖寶貝,其實吃喝拉撒睡都讓人頭疼

每次帶著娃出去吃飯,她就特別乖巧懂事,自己坐好,自己吃飯,還時不時地跟旁邊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打招呼,要多萌有多萌。年輕的朋友看見都想立馬去領結婚證,趕緊生娃。可是你沒看見孩子在家時是怎麼“大鬧天宮”的。

在家吃飯時,開始要各種連哄帶騙讓孩子坐好吃飯,還沒等你動筷子,她就喊著吃完了。大人在吃飯時,娃開始上躥下跳,像個猴子耍把戲,好像我們在戲院裡頭邊用餐邊觀看錶演一樣。

很多孩子不愛喝水,在外面,水壺就是個擺設,孩子開心就喝兩口,別人看著孩子喝水都會誇獎真能幹,知道喝水好

其實在家讓娃喝水,玩的就是心跳,拼的就是速度,各種角色扮演,媽媽們假裝開心地

跟孩子你一口我一口,這水可真甜啊!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孩子長大以後學會了自己拉屎拉尿,在外面玩時,別人看見你家孩子自己能上廁所,一定會說你家孩子真能幹,這麼小都學會上次廁所了

你可知道孩子在家上廁所有多讓人糟心,拉個尿到處撒,花盆花瓶全遭殃,拖地也成了常事。

在外面玩耍時,孩子累了,我們就抱著孩子睡覺,經常有人會說你家孩子長這麼高,一定很愛睡覺吧,睡覺才能長個子。

我想告訴別人的是我家娃每次睡覺的時候,都需要大戰三百回合,各種交互條件,各種獎勵都得用上,好不容易洗完澡講完故事,關燈睡覺了,孩子就開始在床上做體操,抬腿翻跟頭,足足能整半個小時。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別人都誇獎的好寶寶,怎麼回家就變樣了?

我們經常發現孩子在外人面前,會表現比較拘謹,甚至有些膽小,跟平時在家的表現差別很大,難道孩子也像成人一樣,總拿好脾氣面對別人,卻把壞脾氣留給媽媽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而孩子的壞脾氣只是一些小任性罷了。

1)調皮任性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出生以後,他們來到了這個陌生又新奇的世界,一切對孩子來說都充滿了好奇新鮮,孩子怎麼可能壓制自己的天性,一定會伸長自己的手腳來觸碰這個世界,所以“熊孩子”無處不在

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已經見慣了這些花花綠綠,沒有了新鮮感,我們會發現孩子會慢慢地沉下來,變得不愛說話,開始藏著心事,不願與媽媽再分享自己的生活

調皮任性彷彿只屬於那個短暫的童年。所以,讓孩子在童年時期盡情地在媽媽懷裡撒嬌任性吧。多年以後,這樣的撒嬌任性不在了,媽媽們會無比懷念。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2)媽媽是孩子的港灣

從孩子降臨到媽媽肚子裡的那一刻起,跟媽媽有了特殊的感情。十月懷胎到嬰啼落地,媽媽悉心的照料,同吃同住,一起玩耍。媽媽成了孩子的安全感的來源,孩子是完全信任媽媽的。

在信任的人面前,孩子的天性就完全表現出來了,因為孩子知道信任他們的人才會包容他們的不好。

3)媽媽是孩子的依賴

孩子雖小,但很機靈,會察言觀色。孩子依賴媽媽,知道媽媽會包容他們,做錯事情,也不會被罵被打,即使被媽媽打罵了,也不會很兇,因為媽媽不捨得。

但是換成別人帶他們,孩子對外人不瞭解,不知道外人的底線,所以他們自然會表現得很好。如果孩子在外人前面很調皮,一旦受到了責罵,也會馬上收起自己,安安靜靜做個乖孩子。

“你家孩子真乖一定很好帶吧”,你看到的和我要做的,截然不同

調皮任性是孩子的天性,不過如果這樣的調皮任性變成了問題,比如過分依賴,得不到滿足就撒潑耍賴,媽媽們還是不能放任不管,畢竟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寵愛不等於溺愛。

你家孩子在外面和在家裡有區別嗎?對此還有什麼想說的?分享你的觀點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