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近年,在政府採取主動積極的政策、私營領域的科技採納率上升等因素支持下,印度逐步發展成為科技創業樞紐。初創之風席捲世界各地,全球投資者對印度多個領域的初創企業都深感興趣。印度政府與國際社會的協同合作增加,有助該國科技初創企業持續蓬勃發展。

印度科技初創企業崛起

印度是全球擁有最多科技初創企業的國家之一。2018年,印度涉及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數量超過7,000家,與美國、中國和英國同處世界前列。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年輕人是印度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的主導力量。

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的生態系統出現令人振奮的增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與印度市場的特點有關。印度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經常被形容為新興市場的典型代表。印度人口年輕而且持續增長,消費支出節節上升,可以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大量發展機會。再者,印度在文化、語言和種族方面的多樣性,為初創企業提供一個適宜的營商環境,讓他們探索解決方案,以應對國內不同的客戶類型和喜好。

印度政府意識到創新初創企業十分重要,因此推出了一些培育創新精神的新倡議和計劃。2016年推出的旗艦計劃《印度初創企業》(Startup India),旨在促進創業及加速發展初創企業的生態系統。該計劃的措施包括:提供1,000億印度盧比的資金、為創業培育計劃提供財政和基礎設施等支持、推出稅收優惠及免稅措施等等。展望未來,在莫迪總理的第二屆任期,過去幾年制定的政策很可能會繼續推行。除了政府日益重視和予以支持外,莫迪繼續執政也可望加快科技初創企業的發展勢頭。

企業對企業解決方案備受重用

過去幾年,為終端客戶提供服務的科技初創企業(例如Flipkart和Ola)備受注目。但是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企業對企業(B2B)模式的初創企業數目顯著增長,實際上比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數目增長得更快。2014至2018年,為印度企業提供服務的科技初創企業數目取得3倍多的增長,約佔去年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總數的40%。如此大幅增長,主要和印度各個領域出現數字化轉型有關,當中包括金融機構、政府部門以至小型企業。越來越多公司尋求數字解決方案,為印度科技初創企業帶來一個潛力龐大的市場。此外,不同領域的科技初創企業對數據分析、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大有需求,採納率迅速上升。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2018年,印度涉及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數量超過7,000家,與美國、中國和英國同處世界前列。

印度成為科技初創企業樞紐

位於卡納塔卡邦的班加羅爾,目前仍是印度主要的科技初創企業樞紐,該國四分之一的初創企業都在這裡設立。這個城市有一些著名的學術機構和許多工程學院,因而成為一個現成的人才庫,吸引許多跨國公司到來開設辦事處或研發中心。卡納塔卡邦大約有400個研發中心和80多家晶片設計公司。印度信息科技行業最大的3家公司,即Infosys、Wipro和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他們的全球總部也設於班加羅爾。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班加羅爾被譽為印度硅谷,整個卡納塔卡邦大約有400個研發中心和80多家晶片設計公司。

國家首都區(NCR)內的德里和鄰近城市也有很多重要的初創企業活動,尤以是在古爾岡和諾伊達。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首都區是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數量最多的地方,因此經濟實力雄厚。儘管如此,國家首都區的初創企業支援體制仍落後於班加羅爾,印度只有十分之一的創業培育計劃和創業加速計劃在這裡展開。

孟買是印度的金融之都,擁有不少優勢,足以成為印度的金融科技樞紐。去年,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提出該邦首項金融科技政策,其後成立了孟買金融科技中心(Mumbai FinTech Hub)。印度為了支援日益增強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過去一年實行了不少相關措施,包括推出政府支持的創業加速計劃、補助和補償計劃,以及投資者配對平臺。

印度其它一些較小的城市,例如清奈、海得拉巴和浦那等,也發展成為初創企業樞紐。儘管這些城市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還未成熟,但人們對其前景相當樂觀,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培育計劃和政府主導的措施出臺,加上當地租金相宜,將有助於初創企業的發展。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印度中級城市亦在急速崛起,成為新時代創業人士聚集地。

生態系統開放予全球合作

印度致力加快國內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的發展,目光不僅限於本土。事實上,印度正在積極尋求與其它國家合作,以便把國內初創企業生態系統與全球舞臺連接起來。印度已經與美國、英國、芬蘭和瑞典等幾個西方國家建立了走向市場(go-to-market)平臺,目的是彙集資源和連接各國的初創企業。在亞洲方面,印度已建立了「日本-印度初創企業樞紐」(Japan-India Start-up Hub)、「印度-韓國初創企業樞紐」(India-Korea Start-up Hub)和「印度-新加坡企業家橋樑網絡」(India-Singapore Entrepreneur Bridge Network),以促進彼此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繫。

由於中國投資者對印度初創企業的興趣日益濃厚,印度的生態系統也與中國有著深厚的聯繫。畢馬威(KPMG)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對印度初創企業的投資達到20億美元,是上一年的3倍。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印合作,印度的國家軟件與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已與中國大連、貴陽和徐州建立了3條「信息科技走廊」。這些走廊有助促進新興技術合作和增加配對機會,為印度公司進入蓬勃的中國市場鋪路。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每條走廊各有重點或主題,大連是物聯網,貴陽是大數據,而徐州則是智能製造。

近年來,印度初創企業對中國市場越來越感興趣,OYO Rooms是一個例子。OYO Rooms成立於2013年,最初是一家經濟型連鎖酒店,業務模式包括租賃和特許經營。2017年底,該集團進入中國內地,專注於二線及以下城市,現已成為中國內地第二大酒店集團。

解決印度主要的社會問題

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初創企業成立,針對社會問題提供科技解決方案。根據國家軟件與服務公司協會的數據,去年印度有400多傢俱有社會效益的科技初創企業,在促進金融服務普及化和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方面表現尤其突出。其中一個例子是位於海得拉巴的貸款和小額信貸金融科技公司Vaya Finserv。該公司的目標客戶是印度女性,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婦女,為她們提供各種融資方法,以及基本的金融知識和數字技術培訓。

行業分析: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現狀(上)

毫無疑問,針對社會問題的創新解決方案在印度大有需求,為有意拓展境外業務的中國科技公司提供了大量機遇。中國公司可以把金融和醫療領域的專長和知識,與科技研發創新成果結合起來,因應印度的社會問題提供適切的科技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