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新高考改革,讓越來越多人誤解文理科,孩子選科的四大誤區

現階段,在未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很多高中要求學生在高一下學期選文理科;在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6選3”和"3+1+2"的選考制度,因為網上太多人在比較文理選科比例,則讓很多高中生很迷茫:我到底該選什麼?

其實,關於對文理科的認識,人們有很多誤解,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不少高中生,所以,清北君今天專門為大家一一解讀。

新高考對文科理科的誤解一

女生就應該學文科?男生必須學理科?

1、目前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高中文理分科時,男生偏理,女生偏文。一個文科班,五十幾個學生,男生只有十來名,是絕對的“弱勢群體”,如何看待文科班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是因為女生更適合讀文科嗎?女生認識上更傾向於形象思維,她們感受力、洞察力比較強,有表達上的優勢,選擇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傾向於關注自然科學,喜歡技術研究、開發創新,分析力、判斷力強,邏輯思維發達,選擇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2、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女生心智成熟較早,女生學習更加勤奮、更加細心,有些男生對於文科方面,尤其是背、讀、記等覺得很枯燥,這種情況會使女生在文科學習中比男生更有一些優勢。從目前看,女生偏愛語言、文學等文科類專業,這並不是因為女生缺乏創造性思維和科學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這部分內容,有不少人都認為這些應該讓男生去做。

3、不過,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關鍵還是要看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的傾向。如何發現自己的特長、天賦、能力?這要看學生自己對學科的感覺。可能這個學生會對某個學科感覺特別好,或用相同的時間或少量的時間獲得的效果與其他學科花費更多時間獲得的效果相當或更好,那說明這個學生有學習這一科的特長和能力,與此同時就應該考慮,哪一科能更好地發揮和促進自己的特長。一些選擇理科的男生如果在女生成堆的文科班裡,可能會更加出類拔萃。

新高考對文科理科的誤解二:

文科比理科容易學,容易得分?英語怎麼考120以上?

教科書上的單詞語法沒有背到滾瓜爛熟永遠不要問這種幼稚的問題。政史地怎麼考高分?當你把教科書翻毛邊了翻爛了翻到面目全非了你就知道答案了。

1、很多家長和同學選擇文科的一大理由是:理科沒希望了,數理化不懂,文科容易學,那就選文科吧(傳統的文理分科和新高考的"6選3"都有這種情況)。在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中,選考文科的同學比例明顯高於理科,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實際上,文科並非家長學生想象的那樣簡單。文科確實需要大量記憶,但僅靠背書是遠遠不夠的。文科的高考能力由低到高為識記、理解、應用等,可見識記只是學文科最基本的要求,理解和應用難度就大多了,這也正是文科高考的難點。高考成績就能說明問題。高考理綜260+的同學有多少?文綜240+的同學又有多少?但各省高考文科分數線普遍高於理科分數線。

2、從高校錄取來看文科生命更苦。高校理工類專業計劃投放數量明顯更多,學生的錄取機會遠遠高於非理工類專業。一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是由當年考生人數、試題難易程度、錄取人數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與文科難不難考沒有關係。一般情況下,文科分數線比理科高,這是因為文科考生少、錄取人數也少(一般為三比一)。頂尖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線低於理科,因為理綜很多學霸能考到260以上,但文綜很少有考生能突破230。

3、從學習過程來講,理科有快速突破的可能性,但是文科呢?文科同學有大把的知識要背,大把的習題要做。除了老師給你講完的那些理論知識,剩下的事情完全是你自己在做主,文科生提分的方法說白了就只有一個詞“刻苦”。

怎麼提高語文成績?怎麼把作文寫到50分+?怎麼讀懂文言文?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多讀,多做,多背。當你把必背篇目和實詞虛詞、句式成語背到半夜叫你起床你都能倒背如流,現代文、詩歌閱讀題做到手軟,看書看到走火入魔,經典作文背到口舌生瘡你就知道答案了。

新高考對文科理科的誤解三

文科都是冷門專業?理科都很好就業?

1、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中,流行這樣一種看法:學文科沒有前途!首先是因為提高成績實在太難,高考考不好影響將來上大學,而且就算考上大學,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這種觀點其實是很片面的。

現行文理分科的高考制度,實行了20多年,肯定有它的合理性。理科也好,文科也罷,它們本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將來的發展前景。對它們的選擇只是影響了對大學的挑選餘地,而此後自身的前途和命運都只能靠自己去把握。選擇了理科,並不意味著就業面一定很寬;選擇了文科,也同樣不會註定一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重理輕文現象歷來存在,但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只要有實力,不論是學文還是學理,都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不管文科理科都有熱門專業,像文科中的金融傳媒,理科中的信息工程;也都有冷門專業,像文科中的歷史哲學,理科中的地質考古等。據麥可思發佈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化學、法學、歷史學都屬於就業紅牌專業。直接將文理科這樣對立比較毫無意義。

3、從近些年的高考錄取情況看,儘管文理科錄取比例有區別,但招生總量還是相當龐大的。不論選文還是選理,高中生都有較大的升學機會,關鍵是學生在選擇之後如何迅速適應文理科的學習要求。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認為,理工類學生比文科就業前景好,所以就要選理科。實際上,未來的就業趨勢很難預測,讀文科和讀理科都存在就業上的風險。文科和理科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後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並且,高考文科生們並非只能選擇純文專業,還有很多文理兼收的專業可供選擇。

4、理科就業好的前提也是要“學好”,如果你在理科方面不優秀,只為了現在還說不準的大學就業,一味趨從大眾卻壓抑個性,只會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升學大關都過不了,何談就業前景呢?歸根到底,考大學輕不輕鬆,找工作容不容易,都最終取決於個人實力和能力。即使是冷門專業,如果學得很好,照樣有好的前途;同理,即使是熱門專業,如果學得一塌糊塗,也同樣不好找工作。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文科或理科哪個好,而是自身更適合文科還是理科。

新高考對文科理科的誤解四

跟著"大部隊"走絕對沒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跟著“大部隊”走是行不通的。選科時要擺正心態,切忌不顧自身實際,因為以下理由而選科:


1、根據家長的要求而選科,或和父母賭氣,家長想讓我學理,我偏學文。這些都是盲目選科的表現。

2、學習態度不好,認為哪科省力好念就選哪科。

3、“牆頭草”,沒有自己的主見。很多家長不干涉孩子選科,孩子也以為跟著大部隊走就沒錯,做了牆頭草,實際上這是典型的盲目選科。

4、情感衝動,為了某個好朋友或捨不得原班集體和班主任而選科。

5、根據傳統觀念,認為哪科將來有前途就選哪科。事情都是變化的,上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專業、辦公自動化專業很少有人問津,原因是學了之後用不上,可沒幾年,上述專業成了熱門專業,如今計算機專業過剩。過去受到冷落的冶金鑄造、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專業成為熱門專業。過去非常熱門的法律專業,現在卻成了難就業的專業。

新高考改革,讓越來越多人誤解文理科,孩子選科的四大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