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吃火鍋我勸你慎重,火鍋的坑太深

天氣一冷,就特別想吃火鍋,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一說到火鍋,首先想到的就是川渝派火鍋,夠香夠辣夠有味!


川渝派火鍋是餐飲市場上最流行的種類,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特色火鍋,它們性格各異,給了我們更多選擇。

番茄鍋

吃火鍋我勸你慎重,火鍋的坑太深


番茄鍋是現在比較火熱的鍋底類型。


番茄果實本身含有豐富的鮮味氨基酸成分,在外國它是重要的調味醬原料,番茄意麵、那不勒斯披薩、薯條配番茄等等。


番茄鍋鮮香味突出,它不像紅油鍋那般厚重,卻也同樣滋味十足。


適合燙鮮味食物


番茄鍋非常適合燙鮮味食物,尤其是海鮮類如魚片、蝦滑,在弱酸性條件下,海鮮的鮮味氨基酸能更好發揮鮮味提升作用。


不適合燙綠葉菜和肉類

但番茄鍋不適合燙綠葉菜和肉類,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很快會發生脫鎂作用,使得菜葉顏色難以入目,影響食慾,並且蔬菜口感也會變韌,還容易塞牙。肉類在酸性條件下則容易變得很柴,口感不佳,還有一些腥味比較明顯的肉類,番茄鍋底味偏輕,難以壓制腥臊感。

紅酸湯

用番茄的鍋底還有另外一種,那便是貴州的紅酸湯。

紅酸湯經過發酵,鮮味成分完全遊離出來,配合有機酸顯得十分開胃可口,鮮美感受還要超過番茄鍋。

它與番茄鍋一樣,最適合燙海鮮、魚類、菌菇等,適合喜歡清新口感的人。

潮汕牛肉火鍋

吃火鍋我勸你慎重,火鍋的坑太深

清湯類火鍋的代表還有潮汕牛肉火鍋,在2016年開始在市場中流行起來,風靡一時。

與其他火鍋不同,潮汕牛肉火鍋更講究原材料的鮮美,湯底更接近白水湯,主要依靠新鮮肉類帶來美好滋味。

如果你不那麼喜歡脂肪含量高的油火鍋,以上這些清湯類火鍋都是很好的選擇。

老油火鍋是什麼

吃火鍋我勸你慎重,火鍋的坑太深

油是川渝火鍋的靈魂所在,紅油火鍋的特點是鮮香麻辣,滋味豐富。

火鍋的香味來自於多種脂溶性風味物質,在炒制底料時,唯有加入大量的油脂,才能將香料中的風味成分萃取保留,在涮火鍋的時候,香味頓時就散發出來,帶來美味。

老油火鍋是重慶火鍋最大的爭議點,堅持傳統的食客認為老油比新油好吃很多。

老油的類型

一是媒體經常曝光的回收油,指將吃剩下的火鍋底料重新收集,經過過濾、分離後加新油提煉,這樣的老油按嚴格定義其實就是通俗的“地溝油”。

最初的地溝油指從廢棄油脂中重新回收而來的油,後來用於泛指各種回收油類。

這樣的老油是否更鮮香不好評判,但在現代食品工業中,這樣的循環油不符合食品原料要求,無論是否符合相應國標,都不能進入人食品流通環節。

第二種老油類似於“十年老滷”,熬製好的大桶火鍋底料,每次分裝時剩餘一部分,用作下次生產,以此循環。

這樣的老油因沒有進入消費環節,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我們買到的老火鍋底料便是這樣生產的。

這樣的“老火鍋”沒有使用回收油,無論從安全規範考慮還是心理因素,都比較符合消費預期。

火鍋底料中的各種“精”有害嗎

吃火鍋我勸你慎重,火鍋的坑太深

油和香料是川渝火鍋底料的靈魂,但除他們之外,還有一些重要添加劑也是火鍋底料必不可少的成分。

火鍋底料的本質是複合調味料,它能使得清水變成色香俱全的湯底,那麼味精肯定少不了。

味精 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火鍋中的鮮味主要由它提供,廠家通常還會復配呈味核苷酸等鮮味物質,加強鮮味感受,類似的其實還有雞精。

火鍋的味道濃郁而醉人,除了油脂和香料的作用,香精也提供了一部分。

火鍋底料中常用的添加香味成分有骨髓浸膏、火鍋香精等。

骨髓浸膏 主要使用動物的骨、肉,加入香辛料通過生物酶降解、濃縮、提取等工藝製程,相當於濃縮的老滷。

火鍋香精 與骨髓浸膏類似,也是天然香料的濃縮提取物。

它們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稍微用多了火鍋味道便會顯臭,讓人無法忍受,不可能超量使用。

中文語境中食品裡的“精”不是一個好詞,它在人們印象中是人工合成物質的代名詞,只要用了就是不好。

然而食品工業發展到現在,食品添加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少了它們的協助,食品工業絕對不會有現今的良好發展,我們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種類的食品可吃。

在合法合規的使用前提下,以各種“精”結尾的添加劑都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