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山東科研成果產業化最高支持5000萬元 聚焦七個重點產業領域

□記者 王亞楠 報道

本報濟南4月2日訊 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最高支持500萬元,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元、特別重大的最高支持5000萬元。記者今天從省科技廳獲悉,2019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第二批)申報工作今起啟動,本批主要聚焦高端自主芯片、高端裝備、新能源、現代海洋、生命健康、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等七個重點產業或領域。

據悉,此次項目申報實行了堅持攻堅式重點突破、堅持鏈條式協同創新、堅持聯動式集成資源、堅持差異化精準支持、堅持減負擔簡化程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堅持攻堅式重點突破。參照省大科學計劃的組織方式,選擇我省創新短板和產業優勢領域,集中組織實施重大項目,面向全國吸引優勢創新力量開展協同攻關,吸引成果到我省轉化落地。堅持鏈條式協同創新。對技術先進、產業帶動能力強的重點技術領域,按照重大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示範的全技術鏈條進行設計和組織,針對技術難點、堵點、卡點,通過項目實施逐項突破,形成上下游銜接的系統化成果鏈條,推動產業鏈、產業集群創新發展。堅持聯動式集成資源。適應財政資金整合趨勢,在指南制定、項目管理、配套投入等方面加強與各市及省直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十強產業專班的聯動。堅持差異化精準支持。根據項目所處階段和團隊性質,分為關鍵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示範兩類,根據承擔主體和資源需求實行差異化支持。堅持減負擔簡化程序。採用預申報方式,降低科研人員負擔;簡化申報材料各項表格和證明,放寬預算編制和技術路線限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在項目申報中,我省歡迎全國具備相應條件和能力的單位積極參與申報,項目評議與立項過程與山東省內單位公平競爭,擇優納入項目庫管理;鼓勵申報單位通過產學研用方式聯合申報,鼓勵項目實施與人才培養與引進、平臺建設緊密結合,鼓勵與省內單位具有合作基礎的外方單位參與項目申報。項目實施週期一般為3年(2019-2021年),同一個項目不得在不同主管部門多頭申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