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青島出臺減稅降費30條措施:政策性紅利更“全”、辦稅性紅利更“足”、執法性紅利更“多”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4月1日是全國新增值稅率正式實施的第一天,青島召開第28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落實減稅降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圍繞“加快政策落地、優化執法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加大科技支撐、強化稅收監管、加強基礎保障”6方面,在全國率先推出30條硬舉措。青島市各級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以及海爾集團等20家企業代表和高校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據瞭解,這30條措施是立足青島實際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具體體現,對服務青島供給側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青島“雙招雙引”,促進青島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30條措施最大的亮點是在市級權限範圍內,加大讓利於民的力度,政策性紅利更“全”。其中包括,取消房地產交易繳納契稅時納稅人提供住房信息證明;印花稅核定徵收納稅期限,由按月或按季統一調整為按季申報;推出普惠性優惠政策退庫免填單服務,退稅信息一經核實,直接退至納稅人退款賬戶等。

同時,30條措施中有15條涉及優化辦稅服務、推廣網上辦稅,辦稅性紅利更“足”。比如,減稅降費政策“全流程”定向推送、“全自動”享受優惠;擴圍“最多跑一次”清單事項範圍,年底前實現9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推行發票線上申請、線下郵寄模式,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領用增值稅發票等。

此外,這些措施還體現了柔性執法、容錯執法的精神,執法性紅利更“多”。比如,堅持“無風險不檢查、無審批不入戶”原則,不因納稅人合法享受優惠政策而增加檢查次數;推行“無過錯推定”,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納稅人有主觀故意違法行為的,不定性為違法行為等。

對於大規模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收支矛盾,市財政局在會上表示將堅決落實中央關於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取消低效無效支出,通過政府的“緊日子”換取企業和群眾的“好日子”。(記者 周曉峰)

相關鏈接:

青島出臺減稅降費30條措施(最全)

1.用足自主政策

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殘疾人納稅人享受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的備案手續。

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納稅人辦理住房交易稅收優惠時須提供的家庭住房情況查詢證明。稅務機關與自然資源部門(除即墨區、膠州市、萊西市、平度市轄區外)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自動查詢納稅人住房信息。

自2019年1月1日起,調低青島轄區內房地產開發項目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商品房)計稅毛利率,從20%降至15%。

自2019年2月1日起,實行總分支機構體制的山東省內建築安裝企業,在青島市設立的項目部暫停就地預繳企業所得稅。

自2019年4月1日起,推出普惠性優惠政策退庫免填單服務,稅務機關主動向納稅人核實應退稅款、退稅賬戶等信息,確認後直接退至納稅人退款賬戶。

自2019年4月1日起,印花稅核定徵收納稅期限,由按月或按季統一調整為按季申報。

自2019年5月1日起,實施《青島市稅務局稅收政策確定性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同一稅收政策,統一執行口徑。

自2019年7月1日起,簡化自然人股權變更個人所得稅申報辦理流程。建立股權變更網上全程辦理機制,股權變更價格事先核實改為事後風險管理。

另外,提前做好調查分析、系統保障等工作,確保2019年5月1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社會保險費降率工作快速落地。

2.用好效應分析

自2019年1月1日起,將減稅降費效應分析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鼓勵科技創新、調整供給側結構等結合起來,通過深入調研、跟蹤分析,及時向稅務總局反映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為納稅人發聲,保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優。

3.用活主題分析

圍繞“海洋強國,海洋強市”“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十五個攻勢”開展稅收主題分析,服務青島市“雙招雙引”等重大發展戰略,為青島市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決策支持。

4.轉變執法理念

堅持豐富、完善青島稅務柔性行政內涵,牢固樹立誠信推定理念,實施說理式執法和包容性執法,做到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切實轉變傳統管制思想。

5.善用柔性執法

堅持納稅人問題導向,重視納稅人的參與、互動、協商和選擇性,綜合運用協議、指引、勸誡、提醒、解釋、溝通等柔性手段實施非強制性、非命令性的柔性行政行為,構建平等尊重合作信賴的稅收徵納關係,堅決不搞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

6.創新稽查方式規範稅務檢查

堅持“無風險不檢查、無審批不入戶”原則,深化“雙隨機一公開”選案方式,不因納稅人合法享受優惠政策而增加檢查次數,最大限度減少稅收監管對納稅人正常經營的影響。

7.強調過罰相當

堅持“寬嚴有據、罰當其責”原則,實行“無過錯推定”“疑錯從無”,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納稅人有主觀故意違法行為的,不定性為違法行為,按最小損害性進行處罰。

8.實施容錯執法

堅持嚴格執紀與寬容失誤相結合,綜合考量違法手段、情節、次數、主觀性過錯等因素,對未採取欺騙、隱瞞手段,只是因政策理解不正確、計算錯誤或時間性差異等原因導致少繳稅款的,不予處罰。

9.化解稅務爭議

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原則,拓寬納稅人涉稅爭議救濟渠道,通過釋明、磋商等非訴訟、非複議手段簡易快速地解決爭議。

成立小微企業訴求聯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納稅服務處),負責受理稅務機關與小微企業之間的涉稅爭議,維護小微企業納稅人合法權益。

10.辦稅流程再簡化

簡化符合條件的納稅人辦理延期申報、緩繳稅款的程序、時限,稅務機關辦結時間由13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以內;優化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流程,年底前實現新辦企業涉稅事項辦理時間由半天壓縮至2小時以內;提速出口退稅辦理進度,審核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由13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以內;推行納稅人“承諾制”容缺註銷,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企業網上註銷專區,對企業註銷施行同步指引;對外支付稅務備案實現網上申請,納稅人可以“足不出戶”自行打印套印電子簽章的備案表;《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的開具時限由10個工作日縮減為7個工作日。

11.承諾事項再量化

擴圍“最多跑一次”清單事項範圍,年底前實現9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簡化稅收業務流程、表單資料,年底前再減少報送表單資料20項。

12.發票管理再優化

推行發票線上申請、線下郵寄模式,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領用增值稅發票;推廣新式驗證技術,納稅人通過“人臉比對、掃碼識別”在發票自取機、自取箱取票;推進發票領用分類分級管理,完善發票增額增量網上辦理功能;分階段取消增值稅發票驗舊,提高發票領用效率。

13.服務措施再硬化

擴大大企業直連範圍,年底前再將3家千戶集團總部企業納入“稅企直連”平臺,讓更多大企業享受“足不出戶”的辦稅體驗;對於外商投資企業,創新貫徹《外商投資法》要求,採取網上辦理預申請等方式,加快落實“對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優惠政策。積極配合稅務總局做好雙邊預約定價的談籤與執行;主動推進單邊預約定價的談籤與執行,助力青島市“雙招雙引”戰略。

14.信用增值再深化

建立信用風險提醒機制,向納稅人精準推送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提醒納稅人規避信用風險;開通“銀稅”直連專線,增加線上“銀稅互動”簽約銀行數量,提供小微企業納稅信用貸款線上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困難。

15.政策輔導再活化

成立各級減稅降費講師團進行輔導,重點圍繞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開通“減稅降費直通車”直達式培訓輔導,拓展輔導範圍,從傳統的辦稅人員拓展至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財務負責人、稅務代理人員及其他相關自然人。

16.高企培育再強化

聯合科技局等政府部門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做好優惠政策宣傳輔導,支持企業技術開發,確保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

17.辦稅方式“全移動”

免費發放稅務“手機盾”,納稅人在手機移動端稅務局辦理業務時,通過“手機盾”加簽,不再需要報送減免稅費證明資料。推出“移動支付”繳稅方式,納稅人通過手機使用微信或“雲閃付”APP掃描辦稅服務廳前臺或網上電子稅務局生成的二維碼,稅款即可直接繳入國庫。

18.人工審核“全取消”

對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發起的所有即辦類涉稅事項,全部取消人工審核環節,自動辦結並快速反饋辦理結果。

19.辦理信息“全透明”

對非即辦類涉稅事項,如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轉開稅收完稅證明等,納稅人可隨時隨地獲取涉稅事項的辦理進度,查詢登記、優惠、認定、納稅信用等級等信息。

20.政策推送“全流程”

創新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推送“三步法”,使稅收政策發揮組合效應。申報前名單提醒,申報中未享受的更正申報,申報後應享未享的再提示,“三步法”層層推進,將政策落實到底。

21.減稅降費“全自動”

對小型微利企業,網上填寫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填寫利潤總額、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等信息後,自動兌現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凡是稅收徵管系統後臺判斷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的,直接享受地方“六稅二費”減徵優惠。

22.跨區遷移“全自助”

對青島市範圍內已實現“三證合一”的納稅人,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註冊地址變更後,只需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助變更主管稅務機關,實現跨區遷移業務“一次不用跑”。

23.出口退稅“全網辦”

推進出口退稅電子化,除四類出口企業外,實現退稅申請、審核、退庫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出口退稅功能,實現外貿企業免退稅、出口企業備案類申報事項等網上辦理;提升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比例,除四類企業外,一、二、三類企業無紙化申報面由70%提高到80%。

24.房地產交易稅收“全網報”

推進房地產交易稅收網上申報,涉稅資料網上提交,逐步實現“一網辦理”。推動房地產交易金融專線平臺涉稅業務開發,探索在銀行端“一窗辦理”房地產交易登記、納稅。

25.強化稅收風險管控力度

建立減稅降費分析模型,通過風險疑點掃描和人工分析,杜絕不符合優惠條件的納稅人濫用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推動納稅信用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用“互聯網+監管”方式,推送納稅信用信息和稅收違法“黑名單”至相關部門,增強聯合失信懲戒力度。

26.強化稅收違法打擊力度

不斷增強稽查打擊力和震懾力,聚焦“假企業”虛開發票和“假出口”騙取退稅等嚴重涉稅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持續完善、運用稽查“三項技術”,對“虛開發票”和騙取退稅的犯罪團伙實施精準打擊,對違法者依法嚴懲。

27.黨建引領,實體化運作

在市、區兩級分別成立一把手為組長的實施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健全運行機制;嚴格落實《中共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委員會關於印發〈青島市稅務系統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減稅降費工作方案〉的通知》(青稅黨委發〔2019〕19號)20條措施,建立臨時黨支部,加強理論學習。減稅辦通過參加黨組中心組(擴大)理論學習會、參加局長辦公會、績效講評會等方式,主動融入稅務工作全局,充分發揮中心樞紐作用,層層聚合力、壓責任、抓落實,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

28.跟蹤問效,智能化考核

建立第三方評議機制,採取隨機採訪、調研走訪等多種方式主動接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評價。研發應用“智慧績效”減稅降費考評問效平臺,分階段、分專題選取減稅降費考評指標中各類關鍵考點,對減稅降費相關工作進行智能化分析、溝通、服務和考評,促進減稅降費實打實、硬碰硬落地。

29.合力監督,一體化保障

加強減稅降費監督檢查,整合督察內審、紀檢、巡察等各類監督資源,建立監督檢查工作溝通協調機制,統籌安排減稅降費監督檢查工作,發揮監督在減稅降費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30.嚴肅問責,精準化執紀

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對實施減稅降費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或因責任落實不力,貽誤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的,影響減稅降費決策部署落地或造成負面輿情的,嚴厲查處、嚴肅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