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去中心化真的是沒有中心麼?

對於區塊鏈從業者來說,如果說哪一個詞在過去的兩年內被聽到吐,那麼“去中心化”在這當中完全能夠佔據一席之地。從最初接觸到時的一臉懵逼,到現在無時無刻不被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去中心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的實質又是什麼呢?

去中心化,其實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步形成的現象和結構。簡單從人和社會的關係來比喻的話,“去中心化”的含義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能對相連接的其他人產生影響,不受任何組織和階層的管理和制約,從而形成扁平化、開放化、平等化的社會形態。

例如,從傳統的雜誌、報刊及網站轉變為博客、論壇、社區,以及Twitter、Facebook,再到現在內容分發平臺、自媒體等,均是從專業生成內容(PGC/PPC)變為用戶生成內容(UGC),也就是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轉變過程,實現了話語權的去中心化。

從應用來看,以電商的最典型為例,傳統的亞馬遜、淘寶、京東等都是一個大平臺,用戶和商家都必須依託於此。但如今電商並不需要依存於某個中心平臺,而可以多點開花,例如微商、社交電商等,平臺只是推廣的渠道,而不是立足的根本,實現了開店權的去中心化。還有滴滴等打車軟件推進的駕駛服務的去中心化、視頻網站推進的拍電影權利的去中心化,而區塊鏈之所以強調“去中心化”,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特殊的分佈式的數據庫。

從上面的幾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早在藉助上一輪大牛市與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聲名鵲起之前,“去中心化”的現象就已經無處不在了。社會的趨勢就是將各種各樣的權益下沉分散到個體手中,譬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客運權、開店權、智能手機持有者的攝影攝像權、互聯網用戶的話語權……各種行業格局的去中心化,其本質上是行業權力的下沉。只有專業素養與自我營銷能力兼備的人與團隊才能抓住這一機遇,進而成為新的中心。

而區塊鏈所提倡的“去中心化”,實際上只是這場科技浪潮中無數被下放的權力中的其中一種——那就是鑄幣權(或者說是信息記錄權),換句話說,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它不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

然而,我們也要注意一點:任何去中心化都是有限度的,因為任何權力的妥善使用都離不開使用者良好的專業素養和道德水平,這使權力的下沉存在一個底線的。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客運權下沉(也就是網約車),最多隻能下沉到那些具備駕照、且品行端正的車主一層,如果突破這一底線繼續下沉,去年各種網約車暴行出現的幾率就會猛增。

但像區塊鏈鑄幣權這件事情,如果它下沉到那些客觀水平不夠、或是主觀不負責任的人的手中,數字貨幣市場上就會看到一大堆的圈錢坑人項目,2017與2018年那種“滿城盡是空氣幣”的盛景,大家應該還歷歷在目。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鑄幣權最多就只能下沉到那些專業、營銷與道德兼備的個體或團隊手中。所以,與“人人皆為中心”的去中心化理念相比,“合格者為中心”的多中心化理念其實更現實也更具可行性。

總的來說,去中心化已經是社會發展無法阻止的洪流,而我們在過去十幾年間所看到的大量社會資源被重新打亂分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這種權力下沉所造成的結果。現在是區塊鏈時代,我們需要隨時關注、學習新鮮知識,作為一家集區塊鏈硬件設備銷售、託管、數字資產委託交易於一體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平臺,考拉礦工向生態中的所有用戶提供金融、資訊、技術支持等專業、豐富的服務。關於區塊鏈不可被替代的價值,歡迎大家留言指教。

去中心化真的是沒有中心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