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整合資源集聚發展 婺城致力打造“小微夢工廠”

2019-04-02 11:4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傅偉炎

整合资源集聚发展 婺城致力打造“小微梦工厂”

連日來,剛剛落戶婺城不久的金華伊能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馬力全開,工人們忙著為永康、溫州等地園林工具企業生產製造配套產品。該公司生產負責人方沅說,“在園區的熱心服務和幫助下,從搬遷騰空到開工達產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現在,我們有了標準廠房,廠房變大了,環境變好了,訂單更多了,我對在婺城投資發展更有信心了。”

方沅口中的“園區”,正是去年10月開始建設運營的浙江巨龍五金工具小微企業園。該園區的投資建設方浙江巨龍管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巨龍管業的全資子公司。經過20多年發展,巨龍管業由於生產基地向外地拓展,金華本部的部分生產廠房閒置了下來。如何利用這部分廠房,便被企業提上議事日程。經多方論證,公司決定將閒置廠房加以改造提升,同時新建一批標準廠房,建設小微企業園。

作為一家小微企業,此前伊能機械蝸居在面積不到三千平方米的舊廠房內,嚴重製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今年1月,良好的廠房設施、配套條件、優質服務及園區環境吸引了伊能機械入駐,經過一個多月的機器設備搬遷及調試工作,新廠於2月底正式開工投產。如今,不僅廠房面積比原先大了一倍,產能也從原先的10萬隻提升至12萬隻,企業的訂單也隨之紛至沓來。眼下,生產火熱,訂單不愁,讓企業定下了在婺城發展的“小目標”——力爭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實現上規升級。

據瞭解,金華巨龍五金工具小微企業園用地面積約328畝,項目總投資近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原有廠房提升改造近10萬餘平方米,新建標準鋼架結構廠房4.5萬平方米以及園區配套設施項目。項目建成後,可集聚50餘家五金工具類中小企業。目前,該園區已簽約入駐企業22家,開工生產企業5家。該園區負責人呂成傑說,“我們堅定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建成運營後,形成年產值18億元以上,稅收5000萬元,創造就業崗位1500餘個,著力把園區打造成為金華乃至浙中最大規模的五金工具特色小微園。”

這幾天,剛從羅店鎮搬遷到園區的金華宏景工具製造有限公司也是非常忙碌,上至公司負責人,下到企業員工,連日來都在加班加點進行新廠房的裝修及設備調試工作。專業研發製造汽油鋸鋸鏈條、割草機刀片的宏景工具是一家澳大利亞獨資企業,產品95%以上出口至歐美,訂單一直不用愁,但不到2000平方米的狹小廠區,限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小微園區建設,讓公司終於有機會“施展拳腳”。

整合资源集聚发展 婺城致力打造“小微梦工厂”

“從原先的破舊廠房搬入標準廠房,生產面積擴大了6000平方米,去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今年的目標是翻一番。”對於未來發展,該公司負責人王曉東信心滿滿。藉著入駐巨龍五金工具小微園的機遇,企業引進了5套先進生產設備實施技術改造,投產後鋸鏈產能從日產5000條增至10000條,僅此一項,每月就能實現產值300多萬元。

對於企業來說,入駐小微園不僅只是成本降低、安心生產等優勢,當眾多的小微企業聚集在一起時,小微園對產業鏈的提升改造功能便得到了有效發揮。園區負責招商的張佳說,園區還將整合資源,為入駐企業提供“後勤服務、財務代理、物流配送”多方位的服務,使入駐園區的企業集中精力做好經營的事。

一家從事管業的企業,為何會跨界建設小微園區?為何將園區定位為五金工具呢?呂成傑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小微園建設就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長極,既可緩解工業用地緊張的矛盾,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用地空間,也為產業提升、集聚搭建一個新平臺。從企業角度來說,一方面是響應政府號召,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企業閒置資源,創造新的財富,實現價值最大化。五金工具行業為婺城傳統優勢行業,近年來不僅空間佈局分散,形成不了規模效應,金華巨龍五金工具小微企業園建設有助於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小微“夢工廠”,推動婺城工業經濟發展。

“小微園建設並不是簡單的‘工廠集聚’,而是要打造傳統產業升級、企業創業創新的‘沃土’。”婺城區經濟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他們將全力提供“婺城家服務”,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致力於提升小微園整體檔次和品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