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國學文化《菜根譚》: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驛的時候才悟道成功,才有了陽明心學。他悟道成功的那一天,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悟明白了8個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聖人聖學的一個道理,還要從自己內心去出發去明白。

所以在他明白這8個字之前,他追求儒學,追求聖賢的一個道路是追求外在。後來才明白,無論什麼樣的事情都需要明白吾性自足這樣一個道理,從內在去找原因,從內心去祛除慾念和雜念。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曾經有一個人去菩薩廟裡面去拜觀音菩薩,他走到廟裡面看到佛像前,有一個人長得和觀音菩薩一模一樣,也在跪拜那個菩薩。這個人就不解的問:您是觀音菩薩嗎?那個人說:是的。這個人又問:那你為什麼自己拜自己呢?這個菩薩就說:我遇到了難處,但是我明白凡事都要去靠自己。

其實這說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事物的道理,都要經過自己內心領悟,才能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在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了了。意興由外境而得者,有得仍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事物的道理如果是經過別人講解而知道的,其中的道理,有的明白有的糊塗,倒不如自己去參悟,更明白,更清楚一點。愜意的一個感覺是從外界得到的,那麼就會有的就是總不如自己內心得到的那樣美好。

所以說萬事萬物要從自己內心去出發,不要依託外界的東西給予自己力量。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弄錯了一個方向。我身邊有很多年輕人,他都跟我抱怨這樣一句話,他們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他們抱怨最多的就是說:如果我能遇到一個貴人該有多好。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每一次我聽到這裡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說:不要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外在,要交給你自己。要努力的讓自己去更有價值,當你有價值的時候,你才能有更多的機會,不要抱怨自己遇不到貴人,你的你的懷才不遇,只是你認為自己有才而已。

不要總是企圖靠人脈來成全自己的人生,你沒有價值,再多的人脈都沒有用,等你有價值的時候,所有的關係都是最有用的人脈,因為他們都會依附於你。

無論是追求人生的成功,或者說追求修心的道理,我們都要學會從內心去出發,從自身總結。

國學智慧:凡事從內心出發,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小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獨立思考,只有獨立思考所有的道理,才能真正的被自己領悟和掌握。這比別人傳輸給你的價值更有用,如果說一個灑脫的心情是靠從外在獲得的那麼多,不如從自己內心真正豁達之後,所產生的更容更根深蒂固一些,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在自己內心存在的時間更久。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菜根譚》中的國學文化怎麼理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