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說起HIFIMAN,估計不少人特別是老燒都會記得它的第一款國磚產品HM801,這款產品在10年前應該算是開創了隨身HIFI先河的產品,由於體積龐大,外形疑似磚頭,因此“國磚”這個稱號就逐漸成為隨身發燒播放器的簡稱了。而經過10年的發展,如今隨身發燒市場的體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燒友們能夠選擇的國磚產品其實已經非常多,就算是國外像艾利和或者索尼等大廠,也都加入到這個戰場進行收割,對於不少隨身耳機發燒友所擁有的高端耳機來說,一般的HIFI手機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聽音需求,隨身發燒播放器似乎也在更大的需求下價格有了水漲船高的趨勢。

其實縱觀HIFIMAN的發展歷程,它在推出HM801後其實也陸續推出過不少發燒播放器,例如經典的HM901系列和HM6XX系列,也有近年像小強這類超迷你的甚至不能稱之為“磚”的型號。但一直以來,HIFIMAN推出播放器的速度其實並不快,不像隔壁山靈和飛傲那樣一年兩三款產品,大有將發燒播放器推向數碼化快消化的傾向,例如17年下半年發佈的有“太子”稱號的產品R2R2000,如今仍然是HIFIMAN的旗艦播放器產品。不過就如上面說的,如今發燒播放器的產品是百花齊放,除了HIFIMAN外燒友們的選擇真的是太多了,但如今萬元級的旗艦播放器產品其實相對仍然較少,並且在體積和重量的控制上,作為旗艦產品的“太子”應該算是一個標杆了,比起凱音N8和艾利和的SP1000等巨重的大磚頭設計,太子和紅衣太子其實更關照了隨身燒友的使用體驗。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而說回紅衣太子這款產品。紅衣太子實際上就是R2R2000的紅色外殼+換芯版,外觀設計有變動之餘其解碼芯片也從PCM1704變為PCM1702了,猶如哥哥變成了弟弟,同宗同源但級別不同,太子和紅衣太子兩款芯片都是R2R架構,都有血緣關係,不過PCM1702比起PCM1704的精度少了4bit,理論上會略弱一籌。當然了,不過官方表示紅衣太子整機的濾波和電路設計和太子一模一樣,所以區別不會太大。而HIFIMAN似乎也對紅衣太子這款產品非常自信,其定價和定位就是高性價比版本的太子。

好了,水完上面的話題後再次說說紅衣太子的外觀和設計。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其實用過太子或者看過太子開箱的估計就可以跳過這裡了,而且紅衣太子這款產品推出至今也有三四個月了吧,估計老燒都摸過看過了,直接來說就是外型上紅衣太子和太子是沒有啥區別的,但實際上卻是更漂亮了。其實黑色的太子在外觀上確實會略顯古板低調,特別是長方形黑白小屏似乎紅色的紅衣太子更能駕馭得住,右下角有一個獨特的金色“R2R”也讓整體逼格有一定提升。不過值得再次提起的是,紅衣太子音量旋鈕是步進式的,比起一般的碳膜旋鈕應該會跟耐用一些。而從背面看來,紅色太子比作為旗艦的太子會更好看一些,因為紅色邊框似乎帶來了一些更為明豔的觀感,最起碼作為有便攜優勢的旗艦隨身播放器,紅色的設計感和視覺效果似乎會更舒服,也跟更年輕化,因此它能獲得iF獎似乎也並非無道理。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在UI操作、HWA藍牙再到USB DAC這些功能和設置上,紅衣太子和太子幾乎一樣,從我記憶看來只有略顯不同而已。在一些細節上,估計HIFIMAN廠家可能對紅衣太子進行了一些優化和修改的,例如在藍牙連接特別是使用HIFIMAN的專用HWA連接軟件,我個人認為紅衣太子在穩定性上是有大大提升的,至少不再那麼吃手機了,基本上小米mix2S和vivo NEX旗艦版在長時間使用後都沒有斷連,不像我去年用太子的時候有爆音的情況。

在UI方面,紅衣太子出自太子的設計,但實際上似乎也略有不同,沒有了那個震動馬達和耳機口模式的選擇,不過在使用的過程中似乎同樣可以開啟HIFI模式和平衡模式,但變為了自動識別。不過個人認為紅衣太子的UI相比起友商的產品仍然算是弱項,雖然官方號稱這個黑白屏幕有利於電量控制和音質優化,但流暢度確實並不算高,如果可以的話個人倒是更喜歡物理按鈕。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作為2017年就有的產品,其實太子的設計其實還是蠻超前的,因此紅衣太子也得益於太子的設計,有4.4MM平衡口和3.5mm的平衡+非平衡口,而完全放棄了2.5mm耳機口。不過這顯然也在情理之中,因為HIFIMAN不少隨身耳機產品以及播放器,平衡口一直以來沿用的就是3.5mm耳機口已,對於紅衣太子來說是必備的接口,而4.4MM平衡口對於紅衣太子來說有一個更大的用處——平衡LO輸出,在隨身播放器裡面有這個配置的其實並不多,例如我曾入手過的享聲MR1就需要獨特的SAW_Link口+專用的拓展塢實現平衡LO,但基本上無法隨身。而無論是太子或者紅衣太子則是有配搭臺式平衡耳放或者例如老人家BA300S這類平衡隨身播放器的可能性。當然了,如今隨身播放器再加隨身耳放真的很非主流,特別是紅衣太子本身就有便攜的優勢,所以基本上HIFI模式+平衡輸出就足夠了。

在芯片指標上,紅衣太子可能單看信噪比這些指標的話並不如如今使用ESS和AKM的旗艦芯片的播放器,但估計老燒或者體驗過R2R應用的都清楚,R2R芯片有獨特的味道,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細膩自然感。當然了,有部分1704或者1702的解碼會做得比較暖聲,而紅衣太子的聲音整體上其實並不偏暖,倒是和自家HE1000的“真男人”調音氛圍有點類似,中性、柔和但高解析力,聽流行和爵士都有極佳的包圍感。

記得我剛發燒的時候入手過一臺4500元的何慶華的臺式解碼DAC19DSP,用的就是1704芯片,其實從印象中聽感反而就感覺和紅衣太子有點類似,特別是在曲目中的微動態和細節,紅衣太子輕鬆超過手手頭的M2S和SR15。紅衣太子無論配搭索尼Z7M2或者飛利浦SHP9500,低頻下潛深但略顯蓬鬆感,結像優秀,包圍感出色但不刺激,聽感很放鬆。作為旗艦播放器,紅衣太子的一大優勢估計就和自家太子一樣,解決了一個耐聽的問題,而且紅衣太子甚至還要更耐聽一些,聲場會略窄一點,但是中頻人聲甚至耐聽度都提升了。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除了吸睛外性價比還更高了——簡評HIFIMAN紅衣太子播放器

春節期間我經常使用紅衣太子配搭DIANA和TFZ King,感覺在外觀配搭和聽感上都非常一致。特別是DIANA,本身是動鐵耳機,但它的一個聲音優勢就是解析力和優秀的中頻人聲,本身低頻並不算特別強大,在紅衣太子配搭下一些細微的細節基本上都出來了,而這臺耳塞的高頻亮度和解析力也不再成為DIANA的缺點,就如上面說的,耐聽度和圓潤感的增加,讓它感覺已經驅動得比較完美,紮實的低頻讓它有更好的聽感。實話說,紅衣太子確實很適合聽一些流行歌,無論是亞洲、日韓或者歐美流行,一些原本歌曲中有的都會以比較舒服的聽感展現出來,特別是像黃翠珊的專輯,基本上每一首都好聽,既蓬鬆也細膩,空間感也出色,特別是在高頻的控制上比起我手頭的另外兩款播放器要優秀。

當然了,作為萬元級的播放器,紅衣太子有R2R的聲音特質,自然細膩,細節豐富,具備了頂級播放器的水準,而且比起自家太子便宜了差不多5000元,在如今水漲船高的播放器價格來看,紅衣太子似乎也並不算特別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