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對罵群悄然興起,不知道幹什麼先罵了再說

突然之間,花式對罵群席捲全網,其火熱程度甚至有了不加一兩個群就OUT了的說法。

於是,有人乾脆就利用微信平臺,搭起了對噴的新社群玩法:錘子VS一切辣雞手機互噴群、華為小米互噴群、iOS安卓互噴群、餓了麼美團對罵群、肯德基麥當勞對罵群……

從這幾天的情況來看,各種對罵群都異常火爆,500人很快就能加滿。有些手慢但想湊熱鬧的人,只能在外圍乾瞪眼了。

對罵群悄然興起,不知道幹什麼先罵了再說

目前公認的由頭是一場球迷之爭。近日,NBA總決賽騎士隊和勇士隊激情對戰,可想而知,勇士和騎士的球迷有多激動,兩方互不相讓,於是有了“群互噴”,而後蔓延開來。

隨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各種以興趣、生活習慣、外貌、地域等為爭吵話題的群在微信中流行起來,在群中陌生的網友根據話題對罵,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這些群名換成啥都行,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有矛盾,矛盾只是藉口。對於剛進群的新人來說,不需要知道這是在幹什麼,直接開罵就完事了。

對罵群悄然興起,不知道幹什麼先罵了再說

當一種現象流行起來後,就會有人試圖給其找一些臺階。

由於平時大家生活中有太多條條框框束縛,因此這些人就將群當成一個給精神休息的地方,他們罵的不是群裡的其他人,罵的只是充滿了壓力的生活罷了。

於是,在對罵群的解釋中,出現了“減壓”的標籤。但若要把所有參與者的動機都歸結於此,也就太簡單了。

如果源頭真在騎士隊和勇士隊對戰的話,那麼一開始球迷的爭執,貌似也與減壓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很多流行現象的產生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流行”二字。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種庸俗流行主義,很多人只是出於趕熱鬧,或者唯恐自己被拋到流行之外,這才參與了進去。

對罵群悄然興起,不知道幹什麼先罵了再說

如今在網絡上,爭論可能就是心裡不痛快想隨便胡亂對罵互噴一下而已,因為畢竟網絡上大家誰也不認識誰,更不用擔心誰會傷害誰。

面對突然火起來的對罵互噴群這種新現象,其實在過去的網絡時代都已經存在。

過去,以社區、論壇、微博、新聞評論等形式中,都普遍存在著這種對罵或者互噴的現象,尤其是引入水軍的加入,導致罵戰此起彼伏。

因此,突然流行起來的對罵互噴,只不過是把在社區、論壇、微博和新聞評論裡已經普遍存在的情緒,轉移到了社交軟件的群組裡而已。

對罵群悄然興起,不知道幹什麼先罵了再說

但說到底,這都屬於一種庸俗流行,對噴群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類庸俗玩法,也成功引起了騰訊微信團隊的注意,並且已經開始採取手段對於成員進行封號處理等打擊手段。

大家都很喜歡“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但真正讓人嚮往的交流,應該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交流,有趣靈魂的交流,才是一種真正的減壓。

在對罵群裡看不到有趣的靈趣,只有憤憤不平的負面情緒,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不應該成為對噴對罵的場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