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校長們集體陷入創業焦慮,如何應對90後大軍辦學群體

校長們集體陷入創業焦慮,如何應對90後大軍辦學群體

雨果言:有了物質,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

有時,你腦袋一片空白,不經意會問自己,我正在努力的方向是何方?我正在做的有什麼意義?高度在哪裡?又能走多遠?

據騰躍校長在線《K12教培行業校長學習行為洞察報告(2018)》中顯示3年間,教培行業創業者女性比例高於男性,辦學群體主力軍也從70後、80後逐漸變成了80後、90後。可以預見,隨著90後的成長,後續涉足教育培訓行業的會更多。

說實話,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出乎意料。之前,我們對校長畫像的固有認識還停留在70後、80後這幾代人身上,而今看來,辦學群體主力軍正在發生代際轉移。

出現如此態勢,原因何在?

其中的原因逃不脫宏觀層面的利好政策和開放的市場環境,也離不開90後個人的微觀基礎,比如創業觀念、管理先經。

採訪過的一位90後校長如此表達:“之前在北京的教育行業待過,總結了一些經驗,加之自己是老師,於是選擇創業,深海淺灘都趟過,覺得不必太過糾結與擔心。”

雖然大多數90後的人生閱歷比前代人淺,但知識獲取渠道和方式的多樣使得這一代人在觀念上一點都不落後。

現在越來越多的90後願意投入到教育培訓行業,相比其他年齡段,90後更加熱情、充滿精力、對新的事物接受度較高,未來將會成為教培領域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那麼70後、80後的這代校長們該如何應對呢?

結合我們調研過程中對用戶的訪談,有這麼幾點可供參考:

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

嘗試參加實用型管理行業的線下會議取經,補己之短。

多與辦學突出的90後校長交流,並去校區觀摩學習,瞭解這一代人的辦學經驗,學習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未來可參考的幾大方向

1,量到質的飛躍

近年來,全國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增長速度似井噴增長。同時,隨著人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大家對培訓機構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真正重視起教育的內涵,越來越多的家長在選擇機構時,考慮的最大因素就是教育的質量。

隨處可見的小飯桌輔導班會越來越少,響應國家政策下教培行業也在逐漸地正規化。越來越多的輔導機構有了明亮的校區,寬大的招牌,數量已經無足輕重,好的教學效果才是唯一指標。

未來的教培行業不會再存在濫竽充數的可能,留存下來的一定是重視教學效果,學生安全,校區環境,真正有經得住實踐檢驗的教研產品的機構。

教育的“質”終將會佔領最高地位!

2,小學為主,中學爆量

培訓機構一直都是學生人口數量與教育發展共同促成的一項需求。自二孩政策放開後,據調查顯示新生人口的數量並沒有增多,而是下降了。這也隱約地告訴我們,五年後,幼兒園肯定不會是好生意了。這幾年,幼兒園也會經歷一個瘋狂增長的過程,但是五年後,隨著人口的減少,幼兒園可能會面臨一輪新的洗牌。

幼兒園的危機並不代表整個教培行業的危機,幼兒升學了,教培市場依然會以小學為主體,小學生依然是教培的主要人群。但是,五年內會有一個新的突破,那就是中學爆量,新的教培藍海一定是中學。現今,對於教育質量的需求點與突破點非中學莫屬。

3,套餐化與定製化合二為一

表面上個性化的教育比重在下降,其實不然,更加有針對性的套餐定製勢必會以一種更加高傲的姿態迎頭直上。社會在發展,教育在發展,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也在發展。

現在,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機構裡,得到的是全面的發展。一個家長來到機構,不只是想要簡單的完成家庭作業託管,得到學習上的提高,其實他內心真實的需求是希望看到能影響孩子一生的進步。所以,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的個性化套餐定製服務,在五年內必將佔領教培服務領域,這些系列課程也將引領潮流。

未來正迎面撲來,只有擁抱變化,戒驕戒躁,持續謀變,銳意創新,砥礪前行,才能在教育的風口中揚帆起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保持歸零和空杯的心態,在每個新的起點上,以更昂揚的鬥志、更優秀的表現,投身於未來十年、二十年……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