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中國人工智能水平將會超過美國

中國人工智能水平將會超過美國

如果西方國家希望在人工智能領域與中國競爭,他們將需要增強自己的雄心。

國內正在燃起對恐龍時代研究的熱潮,最近史密森學會的一邊文章詳細的描述了圍繞著1億年前的恐龍遺骸的研究以及時代的繁榮。

通過可持續基礎設施和麵向經濟以及社會部門的技術等以未來為中心的舉措,中國正在俏銷的在西方國家忽視的領域中建立起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部門,例如,根據美國國家科技基金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發表數量已超過美國。此外,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似乎是21世紀最全面的、最具有變革意義的經濟一體化項目,對各個大洲的國家都有影響。

人工智能是中國在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領域之一。人工智能是由計算機系統和機械應用程序支持的,它們不僅可以在代碼上操作,而且在學習上支持自主重新編程。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具有自我進化的技術。大數據、雲計算和處理能力相關方面的進步使人工智能得以迅速發展,預示著新一代技術將在幾乎所有生命領域都具有顛覆性潛力。

2010年至2014年之間,美國提交的人工智能相關的專利申請比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多(15317件),幾乎是排名第二(中國)的兩倍之多,然而,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綜合的、在政府支持的幫助下,爭取到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全球領導者。在《紐約時報》最近的一邊文章中說道,中國目前正在人工智能領域飛速發展,就像1969美國開創性的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一樣。

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是多個部門的努力,通過實施政府政策和財政支持,私營企業在這方面發揮了作用。CB Insights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7年,人工智能全球股權融資有48%流向了中國,相比之下,美國為30%。

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已投入大量資源開發人工智能,並且招募了國內最優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來研究與硅谷規模和複雜程度相媲美的園區(可能威脅到國內研究型大學的人才能力和地位)。北京最近宣佈建設一個耗資2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科技園區,並計劃能容納400家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