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你在影視劇裡看過多少人的青春期?

仔細想來真的挺神奇的,國產劇這兩年產出關於青春期題材的作品還挺多。

《你好,舊時光》是一首親切的校園小詩。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最好的我們》是甜蜜的小情歌。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一起同過窗》則是陽光滿溢的詠歎調。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不過,這些劇裡,好像我們的青春期都在學校裡。雖然能在那些試卷和小情愫裡找到點共鳴,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我們的青春期,不僅僅是以上的樣子。

昨晚開播的這部劇,雖然開播前一直被人詬病有抄襲嫌疑,但看了四集,有一說一我覺得挺觸動我的。

我們的青春期,應該是一整個生活的豐盈,應該是這樣沒錯的——

《我們的青春期》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之所以被說有抄襲嫌疑,因為劇的設定有點像韓劇《請回答1988》。這部在很多觀眾心中封神的韓劇,講述了特定時代下幾個家庭之間的生活變遷。

《我們的青春期》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確實能稱作是“中國版1988”。

但說它抄襲,還是有點有失偏頗。

作為“中國版1988”,這部劇本土化做得就挺好,至少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很多人都有的記憶。

劇的時間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末,隨處可見的時代痕跡不經意就入鏡了。

故事主角高小敏是高三學生,三個小姐妹都是從小玩大。一個小兩歲的弟弟高興也是高一生,都是青春正好的年紀。

所以女孩的房間貼的都是當時最流行的小虎隊海報。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而男孩們的房間,貼的則是崔健和王祖賢。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那個年代,文具盒的蓋子上還印著九九乘法表,學校還有一門課程是珠算,考試的時候人手一把算盤噼裡啪啦。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而女孩們之間的時尚,就是能擁有一雙白色的旅遊鞋,男孩們則是一頂神氣的學生帽。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當然了,除了這些硬件上的小細節,生活的細節也能讓你覺得似曾相似。

小時候誰沒有揹著家長看電視耍過小花招?拿塊溼布放在電視機後面,電視機不會發熱,說沒看過,家長摸都摸不出來。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高小敏的爸爸弄來一隻“大王八”,也就是甲魚,讓高小敏去喊舅舅、鄰居叔叔們來吃飯。

一路走出去,見個叔叔嬸嬸就打個招呼,一路下來,誰都知道“高家今晚要吃個大王八”了。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那是鄰里間毫無秘密的親切。

家裡來了客人吃飯,因為桌子小,孩子們是不讓上桌吃飯的。各樣菜騰出來一點,院子支個小桌,就是小輩們的飯桌了。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這種重要的時刻不能上桌饕餮,但平常時候還是很有口福的。

隨便去哪家串門,桃酥、大白兔奶糖,大人們給孩子塞吃食嫻熟自然,小輩們也吃得美滋滋。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一戶人家吵架了,大家都出來勸架,都當做自己的事。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就像小公主蘆葦的爸爸一回家看到女兒的玩伴都把她們叫做女兒一樣,那時候的鄰里關係更像是親情,沒有假意的客套矯情,十足暖心。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這就對了。

近幾年的國產青春劇更聚焦校園,但很多時候,青春期還有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是生活。

它可能就包括了很多人記憶裡那樣的鄰里關係,也有一個普通家庭的種種生活細節。

高小敏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媽媽是普通的人民教師,對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搞好學習。

她通情達理的時候,會在你考進班級前十的時候,答應給你買旅遊鞋;弟弟珠算比賽拿了冠軍,也能得到買學生帽的獎勵。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她不那麼可愛的時候,也是為了平衡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慾望急了眼,教訓孩子不懂事,虛榮心做祟不懂得為家裡著想。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但她總歸是個好媽媽,揹著孩子變賣家裡的小物件貼補家用,也不會言而無信收回給孩子的錢。

而高家爸爸,可能是很多人記憶裡的爸爸。

他不那麼高大,話不多,最喜歡的就是倒騰自己的幾盆花和幾條金魚。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他是個普通工人,工資不高但也穩定。雖然家裡不能每天大魚大肉,但幾個小菜總能被他折騰出不一樣的吃法。

今天藕夾明天春捲,後天還能吃到炸醬麵。高家的飯桌真的是看這部劇的享受之一。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廚藝了得的高爸爸不僅能做好吃的,也能極其自然地順手就解決了孩子吃剩下的飯。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女兒和妻子吵架的時候,他不會出面勸架,但會拉掉電閘假裝停電了來讓對峙的母女倆冷靜一下。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他不是那麼地無所不能,但卻這個家庭不可缺少的調和劑,剛剛好。

《我們的青春期》本土化做得不錯的一點,還在於高家的兩個孩子設定很中國,是典型的姐弟家庭。

小兩歲的高興剛剛高一,平時賤兮兮,總要觸一下姐姐的黴頭心裡才舒服點。

姐姐考了班級前十,他就拿著自己珠算冠軍的獎狀滿屋子顯擺。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借了姐姐的字典,隨便在字典上畫畫還說是藝術創作。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吃飯搶你夾中的那筷子菜是必須的。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總之,他就是能讓你隨時炸毛,除都除不掉的存在。

但在姐姐被媽媽批評的時候,他會小心翼翼站出來給姐姐解圍,也是很能照顧姐姐情緒的。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即使被誤會偷了姐姐的錢,也不怪姐姐,還特大方地捐出自己的五塊錢給姐姐買鞋。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這個時候,他又是暖心地讓人覺得有安全感的存在。

高家一家人,太有那個時代中國小家庭的代表性了。

日常小矛盾不斷,但真的感情是不會傷的。日子就在吵吵鬧鬧流眼淚和歡聲笑語裡渡過了。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從幾個小年輕的生活瑣碎,到幾個小家庭的酸甜苦辣日常,這部劇還會展現關於社會變遷的時代記憶。

開篇的一個大事件,就是高小敏的舅舅決定從工廠裡辭職。

高媽媽攢動書記和鄰里都沒有說服他。在那個時代,主動辭去工廠的鐵飯碗無疑和傻子沒有什麼區別。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高舅舅不惜和妻子大吵一架,也還是辭去了工作,決定南下去廣東摸索輕工業的發展。

而我們也很知道,90年代初,廣東的輕工業發展將迎來一個鼎盛發展時期。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而這幾戶人家,又將迎來什麼樣的生活變遷呢?

但不管怎樣,生活都是在往越來越好的路上走去。我們從過去來,向未來去,未知和挑戰從來都不會缺席。

但那些溫暖的生活溫度,也必不會少。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這是我們的青春期擁有的,一直到現在也擁有著。

所以說它抄襲,有時候這樣的評論未免偏激,因為生活從來都是人類共有的話題。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談論和享受它的權利。

而這一次,當《我們的青春期》在談論生活,也確實值得品一品。

有一說一,這部“中國版1988”我看得挺感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