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耐卡IMTVS聯合出品

舌尖饕餮,刀尖盛宴!

【誰最非遺 | 淞南蛋雕 】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蛋雕技藝,“凡物”不凡。

荀子裡道:“以卵擊石”。

“卵”是最為脆弱之物。

也是餐桌上的常客。

誰又能想到,這樣的樸實易碎之物,

能有另一番大的造化?

美味不再只縈繞於舌尖,美味顯現於視覺。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淞南蛋雕,源遠流長。

蛋雕文化在中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淞南蛋雕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技藝,在雕刻內容上融入現代元素和本土特色,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承前啟後,精妙無雙。

淞南蛋雕融合了繪畫與雕刻,以浮雕、陰刻、陽刻、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通過對蛋殼表面的精雕細琢,藉以反映風土人情、民間習俗、百姓喜好。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匠人慧心,妙趣橫生。

傳承人袁佳釗,

淡泊名利,明月入懷。

一生專一物,一生精一技。

如斯匠人,才能獨具“妙心”,手鑄“妙物”。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以小見大,融萬物情。

小小的一個蛋雕作品,

融入了匠人對於世事變遷的理解,

與對山河萬物的執念。

微觀世界裡,我們一手便能握住它。

然而宏觀世界裡,我們卻觸不到其邊際。

蛋雕作品,精妙無雙,

反應的是一方水土,承的是世代人情。

棕櫚開花,香滿園

【誰最非遺 | 大場棕編 】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色棕櫚造

一雙巧手,兩三葉棕櫚,頃刻間輾轉騰挪,悠悠然遊刃有餘,一件藝術品便躍然眼前。

點睛之龍,傅翼之虎,啾啾雄雞,匠人用自己的雙手賦予這些藝術品生命,用心血去澆灌非遺之花。開拓出一個妙趣橫生的“動物世界”。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葉永流傳

始於三國,無數匠人揮灑智慧。興於民間,深受老百姓喜愛。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也因此,大場棕編這項漢族傳統手工藝得以傳承至今,併發揚光大。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手奪天工

新繁棕編技法多樣,有胡椒眼空花和鴉雀嘴不透空等編制法,一撕一拉一繞,一刺一穿一靈心。百般手法傾注其中,也便造就了棕編的體輕質柔,正反勻稱。一個棕編不只是一項手工藝,它更是一門由內到外創作的藝術。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人承薪火

傳承人馬群精心研創的棕編神龍系列作品獨樹一幟。平日裡, 馬師傅會開班授課,傳授居民基本的棕編制作,將這一中華傳統技藝的火種傳承下去。

一雙粗糙的手,卻創造出最奇妙的指尖藝術!

一編一世界

棕編世界,是一個誕生於指尖的奇幻空間,

這裡雞犬相聞,怡然自樂。

匠人予世的美好寄語,以棕為介,以物傳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