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31沃爾特·弗雷澤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沃爾特·弗雷澤被稱為”俠盜“,因為他在場邊時的打扮與電影《雌雄大盜》的男主角頗有神似。當然,這一綽號多少也和他的球風有所聯繫。當年的弗雷澤可不僅僅是個搶斷高手,他從對方手裡”盜走“勝利的兇悍也是聲名遠播。他的打法老派而又冷血,總在最致命的時候出手殺人。我有時候懷疑,井上雄彥之所以會在灌籃高手裡創造深津一成這個角色,是否就是看了弗雷澤的球而受的啟發。

弗雷澤的得分方式中,最致命的一項還是中投。當年的尼克斯總體來說還是打得非常團隊,除了裡德外的其他人很少講求個人單打。但是弗雷澤偏偏會在最要命的時候出手一記強行跳投——然後等著對方球迷張大驚恐的嘴巴,抓狂得看著球落入網窩。而他生涯最偉大的代表作,大概就是1970年總決賽的G7了。威利斯·裡德王者歸來的夜晚,弗雷澤狂砍36分7籃板14助攻,放出最絢爛的禮炮。

也許他也是”聯盟欠我一個FMVP“的代表人物,1973年,不論怎麼看弗雷澤都是那支冠軍尼克斯最好的球員,然而FMVP還是由裡德收走了。這種時候也就只能想想,如果NBA和ABA一樣設立季後賽MVP,那又當會如何呢?

32斯科特·皮蓬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皮蓬很厲害,雖然也許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厲害,但他的確很厲害。在公牛的第一個三連冠時期,他還只能算喬丹身邊的配角;不過當喬丹第一次退役之後,他一舉成功邁入了聯盟的巨星之列。即使當喬丹復出之後,人們至少也把公牛稱為喬丹與皮蓬兩個人的球隊。這感覺就像,你從蝙蝠俠身邊沒啥人記住的蝙蝠女,一轉身變成了熱門角色羅賓,這感覺一定很不賴吧?

皮蓬的挑籃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還有他的力量,他的防守,他的全能與組織能力。儘管跳投不穩定,他在某些時候還是能投出漂亮的跳投的。相較而言,他的進攻沒有他全面的身手那麼出色。94年東部半決賽的G7,他拿下了20分16籃板5助攻的數據,腹黑的想,如果有一顆大腿的話也許是一場翻版的2010年總決賽G7。除了這場之外,皮蓬生涯最可惜的機會就是2000年西部決賽的G7了:如果不是第四節全隊那莫名其妙的斷電,也許如今皮蓬的評價,能夠提升不少吧。現在,無論皮二爺如何不甘,他到底還是蝙蝠俠身邊的羅賓而已。

33薩姆·瓊斯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薩姆因為兩個事而出名,其一是他曾經拿過10個總冠軍(僅次於我們的指環王老爺子),另一個是他曾經是打板投籃的大師。人們對他的低估聲音不絕於耳,卻忘記了他在凱爾特人王朝中間六七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隊裡第二好的球員。他只進過三次二陣,沒進過一陣,因為一陣被兩個不世出的怪物把持著:傑裡·韋斯特與奧斯卡·羅伯特森。不過這沒關係,他每年的東部季後賽都得和奧斯卡·羅伯特森還有哈爾·格瑞爾拼個你死我活。1963年的東區決賽,波士頓凱爾特人和辛辛那提皇家戰至第七場,薩姆狂砍47分,帶領球隊涉險過關,而大O的43分只能無功而返。這樣的生死戰,在薩姆的生涯裡經歷了太多次,而每一次他都能夠幫助球隊,化險為夷。

我曾經這麼和人形容薩姆·瓊斯:”你能想象,保羅·皮爾斯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重複2007到08賽季麼?即使如此,他依然還是比不上薩姆所做的一切。“他是跳投的高手,差不多每個系列賽都要和歷史級巨星玩命,但他從不畏懼。有時候歷史的忘性有點太大了,在討論最強的中投手時,居然會忘記薩姆·瓊斯的名字。如果五十年代有哪個球員,來到今天數據百分之百會上漲,那我一定說是他,薩姆·瓊斯。

34阿倫·艾弗森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AI的事蹟就不用我來說了。什麼總決賽48分孤膽英雄啊,什麼晃倒喬丹啊,什麼街頭文化影響一代人啊。尤其在美國黑人中,AI的影響力相當之大,以至於一代籃球運動員多數都以他為榜樣。”我將來想成為艾弗森!“聽著就很漲志氣,”我將來想成為奧尼爾!“聽起來就有點荒誕不經了。

很多人說,AI以183的身高,在長人如林的NBA取得這樣的成就,比旁人更有意義。這點我覺得不妥,終AI一生,也不會考慮在球場上因矮小瘦弱而獲取別人的同情。AI的腳步之快,則是驚人的天賦和無與倫比的球感所致。他在球場上的急停急起,可謂是舉世無雙。瞬間變向這樣的動作以及最後上籃的手腕功夫,還有與大個子對抗的身體控制能力,都是NBA歷史上的翹楚。

稍微列舉AI的榮譽,一個MVP,四次得分王,是最常被提到的。不過他對NBA的貢獻不止於此,在我看來,NBA歷史上一共有六個人,告訴大家”籃球還能這麼打!“。他們就是鮑勃·庫西,康尼·霍金斯,皮特·馬拉維奇,邁克爾·喬丹,史蒂芬·庫裡和阿倫·艾弗森。這其中,AI的影響力當排第幾,就見仁見智了。

35凱文·麥克海爾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麥克海爾被認為是歷史上低位腳步最好的球員之一。他在低位是真正的怪物,既有百科全書式的攻擊手段,又有獨一無二的獨特技巧。“Mchale Move”實在是個太神奇的動作,實際上就算是喬丹或大夢的動作,一般球友多少也能學得來,海爾這一招難度太高,只能把自己拌個四仰八叉。這個動作的核心難點在於,需要踮起軸心腳再開始轉身,以及最後一下挑籃的難度極大。

1986年的NBA總決賽是一次遠被人們低估的經典對決。我現在還認為那年的FMVP應該屬於麥克海爾——想想吧,在奧拉朱旺的夢幻舞步功成名就之前,在86年的總決賽上,他和桑普森的雙塔,被海爾用低位腳步以及後仰跳投打得灰頭土臉。在我看來,麥克海爾在86年總決賽上做的事,都可以入選總決賽上的大前鋒代表作了——他這年要比三分之二年份的FMVP打得都更好。

另外,麥克海爾是一個被低估的防守者,且不提他生涯3次一防3次二防,就是當時其他球員也對他的防守讚譽有加。至少我個人,可不希望以後人們談起麥克海爾,就是:他拿了三個總冠軍、是個明星大前鋒。這樣未免有點太浪費了。

36喬治·格文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冰人“喬治·格文以他的finger roll,以及他優雅的跳投而聞名於世。不過但凡手上功夫出眾的球員,必定腳下功夫更加了得,反之亦然。沒有柔和的手感,即使你的夢幻舞步比大夢強十倍、百倍,也是無用功;沒有漂亮的腳步和過人,那手上功夫可就更沒有用武之地了。

冰人的finger roll和張伯倫的finger roll,最大的差別在於冰人挑籃那一下,整個小臂往往會有一個跟隨的動作。你像皮蓬那樣的挑籃,即使是換一種方式,也許依然是一次不錯的得分;但冰人能在顏色地帶的任何位置挑籃。同時他的腳步特殊之處,在於不依賴身體對抗就晃開挑籃或者跳投的空間。相比挑籃,冰人的跳投同樣負有盛名。

單節三十三分的記錄已然作古,不過四次得分王和五次一陣足夠把他的履歷填充的很漂亮了。只是履歷、榮譽畢竟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冰人的故事和他挑籃的優雅,要比那些榮譽有趣多了

37賈森·基德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沒看過基德傳球,你就不知道什麼叫現代籃球。不是我誇大其詞,基德的傳球技術幾乎是歷史上的PG中最好的,可以和魔術師等量齊觀。即使放眼所有位置,可能也僅僅稍遜於拉里·伯德和阿維達斯·薩博尼斯二人。不過他的實力可不僅僅限於傳球——基德在籃網時代所做的,有點像窮人版的勒布朗·詹姆斯,球隊需要什麼,他就補上什麼。當球隊缺乏得分時,他就幫助球隊得分(哪怕命中率不高);防守出現漏洞,他就去補上;籃板不如意,他身先士卒去搶。當球隊順利運轉時,他就隱居幕後,瀟灑得展示自己的傳球。這就是他和一般的傳球型控衛的不同之處,基德會在場上做一切事情來幫助球隊,包括不合理的個人單打。

有關基德的榮譽,其實不用我過於贅述;四次一陣和兩連總決賽,算是對他那些年所做的褒獎。至於2011年那讓人驚歎不已的總冠軍,基德雖已不是最好的基德,但他依然在打屬於他的籃球——當球隊需要時,無論是做什麼,都有他的身影。有人說基德的偉大在於他的傳球,而要我說,無與倫比的傳球只是基德偉大的註腳。

38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德雷克斯勒打球太美了。

如果你是個喜歡看舊時NBA錄像的球迷,你可能不太喜歡J博士的球風,對坎普的暴力風格也不太感冒,但你絕不會欣賞不來德雷克斯勒的籃球。他修長的身材無形中增加了動作的美感,讓他在難度不如喬丹的情況下別有一般風味。滑翔機這個綽號如此傳神,以至於有些人不看他打球都能想象其神韻。大開大合,無所不能,華麗的傳球、突破、背打,以及殺人的跳投,欣賞德雷克斯勒的比賽,一刻也停不下來。

在遇上大夢以前,滑翔機打進了兩次總決賽。儘管很多人認為那支開拓者是五黑寶共同努力、全民皆兵的隊伍,你也不能否認,大部分時候,滑翔機是隊裡最好的球員(除非特里·波特碰上了倒黴蛋斯托克頓)。只可惜爭棋無名局,總決賽的賽場上,你若是實力弱的一方,再美的表演、再全面的身手,也無法擺脫失敗帶來的陰霾。萬幸,95年他遇上了大夢,兩個人互相成就。至於96年他們敗給了被低估的那支超音速,又是後話了。若不是生涯僅一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陣,他本不該落在這充滿缺憾的位置上。

39史蒂夫·納什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是的,是的,每個人都知道他贏了兩次MVP了。人們樂此不疲得講述著他的故事,描述著他與德克·諾維斯基、阿瑪雷·斯塔德邁爾是如何的天作之合。又或者,他如何一夜之間把太陽變成聯盟第一,沙克對他的MVP如何不滿,以及他與馬刺、小牛在那些年的恩恩怨怨。他在球場上的藝術,影響著一代球迷——那時候正是NBA在中國最火熱的時候,納什穿花繞步、讓人驚掉下巴的傳球,以及季後賽中不講理的急停、漂移、後躺等等種種方式的跳投,培養了太多的球迷。要說籃球藝術家,當之無愧有他一號。

然而人們往往質疑,納什的打法不足以為球隊在季後賽帶來勝利。我想這種說法有失公允:畢竟聯盟只能有一個贏家,你不能說其他球隊都不懂得如何贏球。恰恰相反,納什可以說是控衛之中屈指可數的勝負師:當他看到勝利希望時,他會毫不猶豫得見血封喉。05年對小牛、10年對馬刺的系列賽,莫不如是。

可惜的是,07年霍里的一肘,讓納什的生涯永遠得掛上了遺憾。不過若沒了遺憾,歷史地位是提高了,這段故事也少了幾分缺憾美吧。

40帕特里克·尤因

在NBA的歷史上你必須記住的五十個名字(四)

比起尤因受的苦,杜蘭特吃的苦也許算不上什麼。尤因在紐約有一個很美妙的生涯履歷——如果不考慮在季後賽的種種失意的話。他不是一個統治級的中鋒,這不是所生年代的問題,也許放在今天他能多拿幾個一陣,卻依然很難以統治聯盟。這方面,他不如比爾·沃頓;但是他的生涯漫長達到十七年,在這十七年間他就這樣捍衛著大蘋果城的榮耀……好吧我都快掉淚了,其實他也沒捍衛住不是麼。

尤因的生涯有點尷尬,如你所知,他兩手空空,而且不同於杜蘭特,他連MVP都不曾染指,更遑論他那只有一次的可憐巴巴的一陣了。好吧,你說他生在了四大中鋒的時代,但是想想吧,他的十五年尼克斯生涯中,除了大蘋果城的聲色犬馬,以及數次最佳陣容的聊以自慰,他幾乎再沒得到過什麼了。如果他早年沒有受過大傷會怎麼樣?只有天知道。1994年,帕特萊利把球隊打造成了鐵血軍團,和火箭打了一場堪稱半個世紀之內水準最差的總決賽。1999年,紐約又在近三十年最混亂的縮水賽季投身總決賽,不過尤因這一次成了故事中尷尬的角色。

換個念頭想想吧,這年頭連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都受不了波特蘭而轉會了,尤因在大蘋果城的堅持,真的有意義嗎?好吧,至少在那個年代,無論誰想在麥迪遜揚名立萬,都得先從他頭上跨過去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