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網貸行業去偽存真步伐加快,行業新春天正在走來

網貸行業去偽存真步伐加快,行業新春天正在走來

近段時間,網貸行業爆雷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明白其中規律就會知道,事件背後是整個網貸行業自身弊病肅清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行業的動盪難免,但在動盪中,網貸行業邁向規範健康發展的步伐,又加快了一大步。

三大合力加快網貸行業走向規範健康發展

此時,越是行業陣痛期,起主導作用的就不僅僅是資本,而是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動向前,網貸行業亦是如此。針對愈演愈烈的監管收緊、平臺退出現象,網貸從業機構、參與者們更是不能自亂陣腳,因為積極的發展信號,在不知不覺中正在慢慢向行業釋放。

這個積極的信號,從互金協會、監管部門,以及從業機構自身的積極應對來看,可以得到更加明晰的判斷。

一是針對行業動盪現象,互金協會多次發聲,積極引導從業機構有序退出或主動整改,避免因過度渲染擾亂市場秩序,促進網貸行業健康發展。互金協會的舉動,不僅體現其對網貸行業亂象的積極應對,更體現其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良好發展勢頭的堅定信心。在互金協會的推動下,網貸行業向規範發展的距離正在一步步靠近。

二是央行、銀保監會有序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導從業機構發揮互聯網技術對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正如銀保監會範文仲所說:對網絡信貸不能一棒子打死,未來一定會出現真正優秀的網絡信貸企業。央行、銀保監會的集體發聲,是對整個網貸行業對我國金融服務普惠性的肯定。

三是從業機構面對越收越緊的專項整治行動,積極擁抱合規。對許多從業機構來說,解決合規問題更是需要長期戰鬥,但對於已經先行合規的平臺,無疑已經搶佔了制勝先機,用戶權益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如頭部平臺宜人貸在過去監管落地的一年,在信息披露、資金存管等領域提前佈局擁抱合規,以及近期與15家機構成為首批接入百行徵信的平臺,打破我國徵信行業信息孤島,促進信用數據的良性循環發展。

整體而言,權威機構的集體發聲,以及網貸行業對我國金融服務普惠性的推動作用有目共睹。而頭部平臺的積極應對和良好的發展勢頭,也為行業重塑了信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身為網貸從業者,合規只是取得長期發展的起點,並不是行業內永久的免死金牌。最終決定平臺生與死的,是能否獲得投資人的垂青。

正向發展的背後,給投資者的兩大建議

主導整個網貸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監管只是起到了監督和推動作用,從業機構自身也應承擔一半責任。也就是說,這場看似由監管主導的局,但說到底,責任還是在從業機構身上。

不過最終平臺能否走得長遠,話語權還是在投資者身上。此時,恐慌情緒的爆發對投資者不免造成了一定干擾,如何選擇合適的網貸平臺,投資者不妨從以下兩大方向進行考量。

首先,風控能力是首要因素。作為一項從事網貸行業最基本的要求,風控能力的高低,決定平臺能否以極大限度保障資金安全,給予投資人信心。早在2015年就在紐交所上市的宜人貸,憑藉多年的行業深耕,其風控技術也在不斷優化和趨於成熟,如其推出了國內基於大數據風控技術的“蜂巢系統”,擁有強大的機器學習能力,能有效進行反欺詐識別。

其次,是金融科技能力建設突出的平臺。除了擁抱合規,網貸行業從業機構要想獲得投資人青睞,還需要在金融科技能力建設與輸出工作上具有一定實力。宜人貸所發佈的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臺YEP,擁有強大的金融技術能力,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信用評估、精準獲客、降低獲客成本等輔助。該平臺自2017年發佈以來,宜人貸已經與40家行業機構達成了合作。

除此之外,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平臺之時,需要納入考量的因素還有許多,如上線與運營經驗不足、高返利、合規進度慢等平臺,投資人都應謹慎看待。而最為保險的投資選擇,無疑是那些擁有豐富經驗,綜合實力突出的平臺。

行業新春天的鐘聲在敲響

綜合來看,一輪又一輪的優勝劣汰雖說屬於網貸行業邁向規範發展的正常現象,但不免有一些過度渲染和解讀的聲音在擾亂市場秩序,也阻礙了行業前行的步伐。從另一角度看,網貸行業彷彿處於“前途未卜”的時刻。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6月份以來,爆雷的P2P平臺已經超過110家。並且可以預想到,後期還會有問題平臺陸續退出。

此時,剩下的網貸機構所需要做的,就是迴歸行業初心,利用自身強大的互聯網技術,為個體間的信貸撮合行為提供良好的服務,補充傳統金融觸達不到的服務空缺。

但正如前面所說,網貸行業動盪期,大批平臺的退出是去偽存真的表現,也是行業迎來光明發展的新開端。而在互金協會、監管部門、行業頭部平臺的多方推動下,處於動盪期的網貸行業並不是凜冬將至,而是正在迎來屬於行業和投資人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