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2001: 太空漫遊50週年, 影迷最大疑惑: 登月到底是不是假拍

2001: 太空漫遊50週年, 影迷最大疑惑: 登月到底是不是假拍

50年前的4月3日,一部傳奇的科幻電影在美國上映,它不只對當時的觀眾產生衝擊、甚至對後世電影界產生重大影響。《2001:太空漫遊》之所以如此經典,就是因為它神秘難解的情節。

導演史丹利庫伯力克曾說,如果達文西在《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角落寫下「她有一口爛牙」或「她有個瞞著自己愛人的秘密」,那麼人們對她的想像就會大幅減少,甚至被單一想法束縛。

原作兼編劇的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則表示,他們當初就是想提出一些連自己也無法解答的問題,如果觀眾能完全理解整部電影,那對他們來說才是失敗。就連《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也自嘆弗如,認為《2001:太空漫遊》比《星際大戰》略勝一籌。

2001: 太空漫遊50週年, 影迷最大疑惑: 登月到底是不是假拍

在這樣神秘的氛圍下,對於整部影片的解釋就有許多奇妙的說法及陰謀論產生:

1、黑色石碑代表整部影片

整個故事都是從這個石碑開始,一位YouTuberCollative Learning曾經制作過兩部影片,解說他對於石碑的看法,以下則是他的結論:

「石碑代表著觀眾觀看這部影片的螢幕。基本上,這部電影是一部太空競賽宣導片,因此獲得NASA、IBM與其他相關企業贊助。導演庫伯力克用神秘感與將其直立的方式,來隱藏這個顯而易見的證據,而這個證據足以摧毀石碑是『外星人工智慧』的說法。這石碑就是整部電影,一個『先進視覺傳送教學機器』(Advanced television teaching machine),庫伯力克本人自己這麼說。無論是人猿或太空人在對石碑解謎,就代表著觀眾本身,我們需要從座位上起來觸摸螢幕,告訴自己這部太空競賽宣傳片不是真的,只是幻想、一部電影罷了。」

2、整部電影都跟「吃」有關

當人猿們發現了器具(骨頭)的用途,它們展開了一場盛宴;在太空站中的早餐時間,在月球上吃著「味道像雞肉」的三明治,在木星上吃著噁心的彩色食物,最後穿越星門的年老大衛博士,在餐桌前吃著優雅的一餐。

電影的每個元素都是有意義的,每當某個角色吃東西之後,就會有重要的進展發生,例如佛洛依德博士在吃東西時,黑色石碑就出現在他眼前。

整部電影以吃東西連貫起來,縱使你想忽略這些片段也不行,只要有人吃東西就是會引起觀眾的注意。

3、電影與NASA假登月事件綁在一起

20世紀最大的陰謀論,莫過於登月計劃其實是美國在攝影棚造假的。而《2001:太空漫遊》如此真實的場景,不免讓陰謀論者懷疑,是否NASA請庫伯力克拍攝了「登月過程」。

庫伯力克的女兒曾在2016年回應這件事,她表示自己的父親總是在作品中談論政治與社會議題,甚至有些令庫伯力克惹上麻煩。她不認為自己的父親會願意為美國做出這麼背叛人民的事情。

2001: 太空漫遊50週年, 影迷最大疑惑: 登月到底是不是假拍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至今仍是歷史上難以超越的里程碑,不管是在電影或是對於太空的想像上,它都將繼續帶給我們重要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