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對於古龍的作品,大部分人熟悉的要數《小李飛刀》,因為《小李飛刀》成就了古裝最美的焦恩俊。

說到古龍小說的人物,最先想起的可能也會是小李飛刀李尋歡,也可能會是楚留香、沈浪、蕭十一郎這類的英俊俠士,但有一個人,他身有殘疾,性情古怪孤僻,因命運悲慘而被所有的讀者和觀眾牢記,他就是傅紅雪。

關於傅紅雪,書中的描寫是這樣的:

一個漆黑的身影,邁著奇怪而緩慢的步調走來,低下頭看著自己握刀的手。漆黑的刀,蒼白的手。

他的刀如天涯般遼闊寂寞,如明月般皎潔憂鬱,有時一刀揮出,又彷佛是空的。

他從一個復仇工具經過世事的打磨及葉開的影響,放下仇恨由一個刀客成長為一名俠客,這中間的辛酸無人能知。

《邊城浪子》裡的少年揹負著仇恨,他孤獨,他悲情,他不需要來迎合這個世界,所以,他沒有笑容,沒有太多的表情。他心裡,只有被賦予的仇恨。

那時的傅紅雪,當是朱一龍這樣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在經歷了許多繁雜的復仇過程後,他知道了這世界原來不止有仇恨,還有愛,還有誤會,還有陰謀,這時的傅紅雪應當是吳貸融這樣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也應當是朱一龍這樣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而當他發現自己生命的全部意義——仇恨原來並不屬於自己時,他感到茫然、失落,不知所措中有一種生命被愚弄的感覺,那種痛苦是撕心裂肺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當他徹悟人世間的仇恨原來毫無意義時,他拖著疲憊的身身體跛著腳一步步遠去,去尋求他人生新的生存意義,他的背影是蒼涼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他註定是孤寂的,漆黑的刀,漆黑的衣袍,蒼白的臉,蒼白的手,歲月滄桑了他的容顏,卻沒有改變他的孤寂,人到中年的傅紅雪,應當是這樣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除了孤寂,又多了幾分落魄和滄桑,這就是潘志文版的中年傅紅雪,他完全符合中年傅紅雪的感覺。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然而這部劇因為拍攝的年代久遠,而且畫質不清,到現在回頭看的人已不多,潘志文也差不多被遺忘了。

但喬治依舊記得當年看這部劇時的那種沉悶詭異的感覺,這不正是古龍《天涯明月刀》所描繪的感覺嗎?

仇恨是天生賦予傅紅雪的,但怨恨卻是後天的,傅紅雪之所以稱之為俠,完全是後天自主放下仇恨,化身為正義的俠士,這較之葉開天生由小李飛刀言傳身教的寬容傅大更為艱難,傅紅雪的俠義,更象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自我救贖,而往往自我救贖比教化他人來得更為艱難,其意義和影響更為深遠。

潘志文飾演的傅紅雪,不再靠顏值吸引人,更多的是思想層面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他身上雖然號稱天下第一刀客,但因思想單純頗顯羸弱的心智卻變得強大起來,感覺更有分量,不再是一個復仇的工具,他有了自己生活的目標——懲惡揚善,人一旦有了理想,就會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

潘志文是亞視的演員,他曾飾演過多部劇集的主角,但讓喬治記憶深刻的除了傅紅雪,再就是《秦始皇》裡的太子丹。

他總能把執著、堅韌的角色刻畫的入心入骨,他不算是特別帥氣的男演員,但他的眼神堅定氣質堅毅,卻是演員裡不多見的。

關於傅紅雪,除了吳岱融、朱一龍,鍾漢良,最不該被忘記的還有他

他飾演的角色可忠可奸,是不可多得的千面手演員。

大浪淘沙,演藝圈從來都是後浪拍前浪,在樣交換更迭的名利場中,也當有潘志文的一席之地,他的傅紅雪,當被觀眾記住。

不為別的,只為這契合古龍意境的主題曲,它和潘志文一樣,表達出了中年傅紅雪及《天涯明月刀》的靈魂。

月色位清,刀峰倍冷

茫茫天涯路。

迷人月兒薄紗背後

誰在妄想把天偷

烈酒最香,毒花最美

如何去消受。

誰能料明日酒醒以後

人尚暖,頭還在

戰劍收…………

這首歌是潘志文版《天涯明月刀》的主題曲《何日刀峰斷我仇》,它比任何一版的歌詞更能反應古龍小說的意境。

這部拍攝於1985年的武俠劇,如今看上去雖然畫質斑駁,但並不影響它所表達的意境,看起來仍舊吸引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希望武俠迷和古龍迷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武俠作品。你更喜歡哪版傅紅雪?請在評論區留言.喬治明確表示,不喜歡鐘漢良版的,雖然他很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