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史博:低迷時要敢於把資金投向市場

史博:低迷時要敢於把資金投向市場

中國基金業發展20年特別策劃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省昌 王兆寰 深圳報道

1998年入行從業經驗20年,投資經驗14年。

說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見證了基金行業成長,一點都不為過。中國公募基金在1998年起步,到現在也正好是20週年。與行業一起成長,是他的深刻體會。

史博於2009年10月加入南方基金,現任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資產配置委員會主席、境內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國際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公募業務協同發展委員會副主席。

“不追求極端、不人云亦云,重視風險收益比,尊重規律、強調獨立深入思考,擅於發掘成長確定性高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優質公司。”這是史博20年來形成的投資風格。

眼光需要長遠

關於投資理念,史博有自己的投資心得。二十年工作經驗,大多數在公募基金,史博現在越來越發現投資過程中需要把眼光放長遠。

“實際上回過頭來看,如果能比較長時間地拿住優質公司,將投資的眼光放得更長遠,獲得的收益有望更豐厚,對投資思路、投資風格的形成也更有利。”史博認為,從投資角度來講,人能勝過人工智能的地方是對於企業家精神、團隊精神和產業趨勢的判斷,目前這些方面還是有經驗的投資者能勝出的地方,純粹做短線、發現市場的套利機會的投資方式應該交給機器去做。

史博認為,中長線投資者在選擇優質公司的基礎上發掘成長公司是最好的,相對而言也是風險較小、勝率較高的模式。要在變化的市場中獲取確定性,讓公司成長起來,靠的是管理團隊、企業家精神以及企業設計的商業模式。

“這是我投資過程中最大的心得,選一些團隊比較優秀,商業模式可持續性比較強,目前階段毛利率、淨利率水平比較豐厚,ROE水平比較高的企業,在這樣的企業範圍內選,犯錯的概率比較小。我們要找到的公司本質來講很優秀,短期業績表現並不很好,但是未來有業績提升改善的空間,這兩者如果能有機結合起來,就是一個穩中求進的組合。”史博說。

或許數據更能說明,史博在他這種投資理念之下的成績。

6月22日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史博從2014年2月26日至今管理的南方新優享(000527)的任職回報為150.9%,其業績近兩年在同類中排名前5%。此外,史博管理的多隻基金表現不錯,在近兩年和近一年來都排在同類產品的前列。

在史博看來,投資生涯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可以提醒自己要多做思考。“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對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投資經驗的有利總結,甚至原則的總結,通過將投資思路概括為原則可以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做事風格。”史博說。

A股是偏成長的市場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史博的風格,他應該屬於價值成長型,比較關注公司的價值和成長性的匹配度,把價值和成長結合起來看。在投資風格上,史博重視以合理價格買入優質股票。

“我認為,A股整體而言,還是偏成長的市場,公司最終通過成長給投資者創造價值。其實價值和成長是相互統一的,並不是涇渭分明。”史博說。

在成長的市場裡,史博認為,無論是中國的經濟還是市場,都處於新舊動能轉化期,新能源汽車、5G、芯片、人工智能和醫療保健都是尋找新動能的方向。但在尋找的過程中,由於市場上上市公司的家數比較多,魚龍混雜,更需要看清楚。

“我們自己做了一個系統,統計了所有上市公司報表的數據,按照本福特法則來計算偏離度,100以上的偏離值越大,這就說明造假的嫌疑就越高。當然有些時候偏離的絕對數字比較高,可能是由於公司自身的原因,那也會提醒我們來重視這個風險。”史博介紹,每季度根據上市公司財報篩選出A股中偏離較大的一些股票,給投研人員做風險預警,狀態判斷處展示投研人員對該股票的判斷,這也方便我們在內部進行交流和學習。

史博堅信,處於成長中後期和成熟期的行業龍頭公司是產生新動能的主力,這是因為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和定價權可持續性強,龍頭企業在創新方面優勢更為明顯。通過數據分析,規避重大風險,也是提升投資勝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國A股市場既是成長的市場,也是新興市場,波動難免。

史博認為,市場發生較大變化時,最看重的還是估值指標,估值都有明顯偏離中值的現象。但反過來說,偏離中樞時,不見得市場就會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是重大變化不好把握的地方。盯著估值,在估值比較高的時候保持一絲冷靜。還有一個能做的就是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鼓勵客戶更多認購,在低迷時敢於把資金投向市場,這是公募基金應該做的。

對於市場風格,史博覺得整體而言風格上繼續偏成長,經歷了過去兩年供給側改革之後,大的政策方向的引導實際上就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能,所謂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就是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對於市場風格,我覺得今年整體風格上會偏成長。A股過去成長的風格有時偏主題,但這次會是偏實業的成長,即自上而下支持實業通過技術進步產生競爭力。成長風格會繼續,但這種成長跟過去的偏小股票、主題炒作的成長有差異。行業性的趨勢性機會不是很大,我們今年的思路還是用逆向思維去做。”史博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