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每年的央視春晚廣告,都是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在今年眾多的春晚廣告中,小米公司的春晚大片《你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既沿襲了小米廣告一貫秉承的年輕化、時尚化的特質,又科技感十足,著實讓黑馬哥眼前一亮。

小米這支廣告大片,用最直觀和數字化的方式,展示了成千上萬小米用戶的一天:小米手機用戶每天拍照2億次,小米手環記錄370億步,小米智能電視播放8400萬次,小米空氣淨化器淨化15億立方米,小米淨水器淨化800萬杯水,小米機器人清掃790萬平方米,小米智能音箱對話340萬次,每天的小米的智能硬件和互聯網服務產生超過400億次連接。

以往,小米每年春晚的廣告,都會成為眾多廣告人和營銷人討論的焦點。在黑馬哥看來,小米今年的春晚廣告大片,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是,成功運用了可視化法則。黑馬哥在《激發:從廣告洗腦到激發式營銷》一書中,提到激發營銷一個重要的激發機制,就是“可視化法則”。所謂可視化法則,就是用最直觀、最數字化的方式,告訴產品在消費者中心目的地位。對於可視化法則運用,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那個香飄飄的廣告,它用繞地球兩圈的方式,告訴香飄飄奶茶很暢銷。而小米的這個廣告片中,可以說是把可視化法則用到了極致。

大家都知道小米用戶很多,但是並不知道多少人用小米手機拍照,多少人用小米機器人掃地,並不知道小米的智能硬件跟我們每天的生活有多少聯繫。相信,對於中國十三億觀眾而言,在看完這個廣告之後,就會了解小米許多更加不為人知的一面。大家會看到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全面、更加生活化的小米。越來越多的人,會通過這個視頻瞭解到,小米不僅是一家手機公司,還是一家提供智能硬件和互聯網服務的公司。每天跟用戶產生400億次連接,這個廣告不是簡單的秀肌肉,告訴大家小米有多少牛逼的產品,而是告訴大家小米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小米智能設備分佈圖

二是,用戶至上的視角。對於品牌廣告而言,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王婆賣瓜、自說自話。而這則廣告的出發點,則不是誇自己產品功能有多好,自己的產品有多暢銷,而是完全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講述每天跟用戶發生多少聯繫,相當於把用戶放到一個至高的位置之上。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2013年,小米公司主題為《嘿嘿》的短片首登春晚,小米傳達的是新奇酷的產品形象。結尾處,外星人手持小米手機,突出一個酷字。很多年後,雷軍依然不忘初心地說:我們希望小米永遠是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2014年,長達1分鐘的《我們的時代》再登春晚。這一年,廣告裡沒有提任何產品,但小米今年卻順風順水,出貨量成為國內第一,“為發燒而生”的slogan廣為人知。

2015年,切合羊年的《小米Note咩咩篇》不僅在時長上縮短了,主題也迴歸到了產品,力推小米Note。

2017年,以小米MIX為主角的《未來之門》再登春晚平臺。此時黎萬強已再度出山,小米在品牌上重拾“黑科技”,並且貫徹“一面科技,一面藝術”的理念,《未來之門》就是最好的體現。

而2018年的廣告片,則是講述用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透過這一系列的數字,可以看到用戶跟小米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緊密聯繫在一起,因為小米產品的存在,用戶的生活得到改變,變得更美好。這則廣告片,小米向用戶傳達了自身的核心理念,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向往美好生活,而小米正在用創新科技為讓每個人的嚮往成真。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三是,廣告製作是一如既往的精良。這支廣告,看起來並不複雜,但行家一看就知道製作水準很高,出自國際知名團隊之手。據透露,本條廣告片的導演團隊是國際知名的Oriel團隊,他們平常主要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和美國紐約工作,需要小米的團隊把小米產品帶到拍攝地。因為拍攝這則廣告片,還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廣告拍攝期間,小米春晚廣告的製片人需要攜帶很多小米產品去巴塞羅那,雖然事前準備好了相關證明,但是在巴塞羅那海關還是被工作人員懷疑。打開箱子後,工作人員解釋了這些產品的用途。海關工作人員說我知道xiaomi,還拿出了自己使用的小米手機,然後很快和上級溝通,順利讓小米工作人員通關。可見,小米品牌在國際上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影響力。

在黑馬哥看來,透過這則廣告片,可以看出小米的品牌的定位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已經完成了品牌戰略的更新和升級。

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小米公司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連雷軍自己也不諱言小米進入“補課期”。而過去的2017年,小米公司可謂打了一個翻身仗,不僅跨越了千億的營收,而且重新為小米價值觀和方法論正名。正如雷軍在內部演講中說的那樣:小米成功逆轉,是小米模式和小米價值觀的勝利。在黑馬哥看來,小米的成功逆轉,同時也是小米營銷和品牌升級的勝利。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特別是,黎萬強自從2015年底迴歸以後,他通過對小米品牌實施一系列動作,在為小米營銷正名的同時,也讓小米的品牌完成升級。

大家都知道,小米公司原來的SLOGAN叫做“為發燒而生”,主打年輕人群體。而阿黎在迴歸之後,首先是主打“黑科技”,喚醒老用戶對小米品牌的認知。與此同時,開始倡導“一面科技,一面藝術”,逐步對品牌進行升級。

在苦練內功之後,小米在2017年成功逆轉,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2017年3季度,小米發佈了全面屏2.0的小米MIX 2,引領全球業界集體跟進“全面屏”技術,這是中國消費電子行業第一次掌握全球技術演進方向的主導權。從廣告片可以看出,除了手機之外,2017年小米生態鏈產品可謂是全面開花。在品牌和營銷層面,小米在熱門綜藝合作,以及代言人使用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小米公司在打了一個漂亮翻身仗的同時,品牌也實現了全面升級。

從春晚廣告,看小米的翻身仗和品牌升級

在黑馬哥看來,從小米今年春晚的廣告,看出小米品牌的“相同”與“不同”。相同的是,小米一貫的倡導的“用戶至上”的原則。不同的是,與以往小米手機主打年輕群體不同,小米現在的目光已經瞄準用戶消費的全面升級,不僅僅是銷售硬件,更加看重的是與小米生態鏈產品與用戶的全面連接。

雷軍在內部講話中,提出了“小米手機10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的目標,這表明小米在全球開疆拓地的同時,也開始在國內進行反擊戰。而從小米春晚廣告來看,小米品牌的反擊的號角已經吹響,小米國內能否再度逆轉,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