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周俊傑:書法創作摭談

周俊傑:書法創作摭談

書法創作摭談

周俊傑

談書法創作,首先須明瞭書法在當代應突出什麼。我以為,應將書法視為一門藝術,在"本體"上與前人書法應有所不同,直說,是應當超越前人,而不能僅僅不斷地重複前人。這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在藝術實踐上往往有很多人認識不到,更做不到。當代一些有"學問"者,強調書法是文化,意即讀書多,寫的文字內容有高品位,書法就會好。實際上是將書法應有的文化底蘊抬到一個不適當的高度,或者說這種"文化"與書法本體是兩張皮,反而忽視了書法本體的諸種特徵。我們經常見到一些掛著諸種高頭銜的所謂學者,時時地把文化掛在嘴上,而其書法水平還停留在頗低的層次上。其原因就是顛倒了書法本體與大文化的關係,或者說未將"學問"像化學一樣融入到書法創作中去。

什麼是書法的本體?即組成書法藝術最重要的幾種因素:不同書體文字的結體,多種的用筆方法,豐富的墨法及變化不可方物的章法等。這些是一位有志於創作出既可與歷史上書法鏈條連接,又突出了時代特徵和個人風格者所一生不斷追求的基本元素。當然,書法家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包括藝術思想的深度,對歷史、文學及多種學科較深入的掌握。但書法作為獨立的藝術,不應當是文學、宗教及一切學術的附庸。我們經常見一些追求大文化底蘊的所謂書家,一生僅用一種並不成熟的書體抄寫《四書五經》《全唐詩》《全宋詞》、四大名著等學術著作及文學經典,而不在書法本體上下功夫,將書法降為國學、文學的奴僕。這是當代書法創作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背離書法藝術本體的現象。當然,真正的書法家除在書法本體上下大功夫外,還應當具備學者和詩人的氣質,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要熟悉中外歷史,瞭解藝術發展的規律及內在流程。而能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有所作為,也是書家必須具備的素養。這一切要與個人的書法創作緊密結合,將能體現時代高度的藝術思想與手下過硬的書寫功夫,在深層次中融會在一起,加之正確的學習方法、勤奮的藝術實踐,則會有機會有可能在藝術上取得成功。

我多年的藝術實踐,即書法創作,一直在"新古典"的藝術主張中進行。"新古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尊重經典。在古代多種符合自己性格氣質的經典作品上下大功夫研究、臨寫。我一直堅信並幾十年來做到一個學書者應瞭解並長期實踐的關鍵字:"臨"。只有極其認真地臨摹自己所喜愛的經典碑帖,方能進入到書法的較高層次之中。也只有"臨",才能不斷地進步,從而學有所成。我注意到不少在中青年時期取得一定成績的書家,很滿足於眼下的一點點成果,便多年來不再臨帖,一直重複自己的面目,寫的越來越"熟",也就會越來越"俗"。我至今仍不斷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藝術追求,選擇可融入自己書法面目的碑帖認真臨寫,這大概是我書法一直有些新意的重要原因。第二,關注時代精神。關注當代人的創作,尤其是關注年輕人的創作甚為重要,由此可從中吸取能與時代所同步的種種因素,如此則自己的書法面目不會成為明日黃花,被時代所拋棄。第三,以人為本,強調個性,追求個人風格。一位藝術家成熟的標誌,是具備能融會古今又具強烈個性的藝術面目。這需要主體精神的全力投入。我曾有一段話可作為註腳:"書法藝術創作,從本質上講,不是冷漠地抄寫,那是工匠們的事,而應是如狂飆似的投入,觸動靈魂的宣洩,是爆發,是奔騰,是整個身心與文字及筆墨紙硯的融會。掂起毛筆寫的是字,而從筆端流露出的是書家的魂。"多年來我遵從以上三點進行書法創作,大致使我的作品不至於重複以往,而是一直有些新意。

然而,追求一些新意又何其難也!我非常清楚,就藝術功力講,我們遠遠不能與古人相頡頏,而又要走出古人,追求屬於時代屬於個人的面目,怎麼辦?只有在書法本體幾個方面下功夫。第一結體。字可稍加變形,且碑帖互融。我在創作隸書作品時偶加草法,並稍借秦印或簡書古樸奇崛之結體,便會出現些新意。第二用筆。古人書筆法極為嚴格精到,我們可在古人筆法基礎上增加些破鋒、拖筆、絞筆等用筆方法,則會增加視覺感。第三用墨。古人多用濃墨書寫,我們可借鑑繪畫中的漲墨、宿墨等,寫出乾溼濃淡變化頗為豐富的效果。第四章法。當代人可藉助多種藝術觀念,在章法佈局、形制規格上突破古人,可書寫如西方油畫的巨幅作品,可強化疏密對比,黑白對比。有了以上幾種書法本體的時代特色,就可能創作出"新古典"式的優秀作品。

我那件寬5米、高1米15入選全國"三名工程"的《秦王掃六合》作品,即為這一階段我的代表之作。文字內容為李白的長詩。我反覆研究了此詩的背景、秦皇的氣勢、李白對秦皇的正負面評價,以及此詩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價值、地位、藝術特徵。在對創作此作有了理性的把握,然後在半年時間內一直臨以漢摩崖為主的古代經典碑刻,並有意羼入秦印意味。事先構了小圖,反覆書寫了幾遍小稿後,在規定的丈八匹宣紙上以隸書為文字主體,以草書落款。用墨上強化乾溼濃淡變化,數丈的巨幅作品一氣呵成。2017年我在河南省美術館舉辦了一次大型書法個展,其中不少作品是我近些年藝術探索新的成果。這與我二十多年前當中青展評委時的作品相比,其取法大致相一致,但在書法本體的四個方面強化了現代意識。人漸垂老,而令人欣慰的是,我始終未停止藝術上的探索,且在探索中防止了迎合世俗和過分張揚個性兩個方面的偏向。創作不能一味沉醉自己固有的風格,從而固步自封;更不能無度的張揚,走火入魔,讓人認為此人"瘋"了,那樣,此人也便被認為"廢"了。

2018年1月6日於海口雲間居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傑藝術檔案

周俊傑,筆名魯巖,齋號揮雲齋。1941年8月出生於開封市。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鄭州大學名譽教授等。曾擔任全國屆展、全國中青展、全國書學討論會、書法“蘭亭獎”(藝術創作獎)和書法“蘭亭獎”(理論獎)評委及評委會副主任。

書法作品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入選多種國內外重要書展;為故宮、中國美術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德國法蘭克福藝術博物館等中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發表書法論文、文藝評論、散文等四百餘篇。出版《書法美探奧》《書學要義》《書法復興的尋繹》《中原文化大典·書法卷》《書法序跋集》《書法美學論稿》《揮雲齋薈要》(十二卷)等著作及作品集三十餘種。為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法藝術》撰寫了近現代部分,為中國書協起草了《中國書法發展綱要》等重要文件。曾獲首屆“中原書法大賽”一等獎、河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及第五屆特等獎、首屆及第五屆“中國文藝評論獎”、第七屆世界書藝(全北)雙年展大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第二十六屆“金牛杯”優秀美術圖書金獎等。

曾應邀出訪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意大利、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瑞典、挪威、南非、肯尼亞等三十多個國家,進行展覽、講學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周俊杰:书法创作摭谈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