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市場流動性收緊,年內第三次降準窗口期來臨,央媽又要出手了?

進入6月份,年中將至,市場資金面再度面臨重要時點考驗。由於今年央行已經實施兩次定向降準,加上近期流動性或有結構性缺口,市場預期央行可能再度降準。

央行今年第一次是1月25日開始實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而第二次是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MLF,除去9000億元置換部分,釋放增量資金4000億元。

市場流動性收緊,年內第三次降準窗口期來臨,央媽又要出手了?

市場流動性收緊,降準風聲再起

5月最後一天,央行發佈公告,為對沖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當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200億元逆回購操作。

本週來看,央行逆回購淨投放持續加碼,已經連續四日實施淨投放。

而臨近月末,流動性開始收緊,資金價格快速上行。週三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上行,隔夜Shibor繼續大漲14.2個基點,報2.884%,為近一個月新高。

週四來看,3個月Shibor漲近2個基點,報4.3290%,連續19日攀升,仍是去年12月以來最長連漲。

業內預期,6月份資金面仍會受到財政存款、年中考核、美聯儲加息等因素擾動。但總體而言,在央行嚴監管、穩貨幣的框架下,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跨季波動性不會高於去年。

市場流動性收緊,年內第三次降準窗口期來臨,央媽又要出手了?

不只是流動性,多因素提振降準預期

據瞭解,降準預期升溫源於多方面因素,如近期信用風險頻發,6月MLF到期量較高,年中將迎來流動性考核關鍵時點等。

分析認為,資管新規的施行,需要金融機構主動調整自己的資產結構,這就需要央行採取措施給予必要的流動性支持。

另外,商業銀行在6月份有超過2萬億元的短期債務需要償還,再加上即將到來的7月份財稅季,央行年內再次降準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多位受訪人士均認為,降準是大趨勢,當前市場的關注焦點似乎更在於降準的實施時間。

市場流動性收緊,年內第三次降準窗口期來臨,央媽又要出手了?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定向降準置換MLF的操作在年中仍有可能繼續實施。他預期,年內還有0.5到1.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這也能與降槓桿形成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