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我盟全國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工作進展順利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方案》、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做好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 盟委、行署高度重視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落實資金安排,按照普查的時序進度和技術規範,普查工作穩步推進。

為順利推進普查工作,我盟積極做好普查前期準備。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根據國家、自治區相關要求,我盟於2017年9月成立了由行署分管副盟長任組長,環保、發改、經信、農牧、水務、統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各旗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目前全盟落實工作人員143人,其中專職人員16人。

二是積極落實經費。按照“盟行署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旗區、鄉鎮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經費分別列入2018年盟、各旗(區)預算計劃中,盟、旗(區)財政部門列支審批,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截止目前,盟本級實際到賬20萬元,各旗區到賬普查經費共計64萬元。

三是統籌推進落實。編制印發了《阿拉善盟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方案》《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部門分工責任的通知》,明確了普查範圍、時限和具體要求和各部門的職能職責。各旗區也相應印發了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全盟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推進會3次,及時傳達國家、自治區有關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精神。

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首先是建立清查名錄庫和錄入工作。

據瞭解,我盟的清查名錄庫建設,一是完成生活源鍋爐普查清查工作。按照國家下發清查底冊中我盟1276家生活源名錄,及時掌握承壓鍋爐使用登記信息。4月底完成生活源鍋爐的普查清查工作,經現場清查核實和新增後共178臺生活源鍋爐納入生活源鍋爐普查名錄庫。

二是完成工業企業和產業活動單位清查。認真核查國家下發我盟清查底冊中2025家工業源,通過現場清查、電話詢問、蘇木(鎮)複核等措施,初步核實我盟工業源共486家,並完成工業源名錄的核實錄入建庫工作。

三是完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現場排查。國家下發底冊中我盟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15個,經過現場清查、核實,新增4個,我盟實際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19個,其中2個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正在建設,不納入本次普查範圍。

四是完成入河(海)排汙口排查。我盟共有兩條地表水河流,分別為黃河和額濟納河,經現場排查,我盟境內無符合普查規定的市政入河(海)排汙口。

五是完成伴生放射礦清查監測工作。按照自治區統一安排,已完成對全盟56家企業的伴生礦監測工作,其中1家需要詳查。

繼清查名錄庫建立之後,我盟認真開展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選聘工作。按照《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選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阿拉善盟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選聘及管理工作細則,同時建立了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工作制度。通過旗區推薦篩選,盟級培訓考試,選聘建立了普查工作隊伍,全盟共選聘普查員90人,普查指導員25人,其中盟級普查指導員14人,旗區普查指導員11人,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人員結構以各旗區、蘇木鎮環保部門、農業部門以及企業環保人員為主,各級均已完成選聘和發證工作。

與此同時,建立普查工作調度與督辦制度。首先是建立了汙染源普查工作簡報制度,強化報送時效、報送範圍和報送形式。其次,切實加強宣傳與培訓工作。結合我盟實際,由汙染源普查辦公室統一組織和協調,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做好汙染源普查宣傳的各項工作。通過一圖一故事、新聞發佈會、廣播節目、雙微、發放宣傳冊等形式向企業及廣大市民宣傳普查的目的、意義和主要任務,為普查工作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氛圍。截至目前,我盟盟本級普查辦共報送信息6期,旗區共報送信息17期。召開新聞發佈會1次,做客廣播節目1期,在中國環境報發表一圖一故事1篇,發放汙染源普查宣傳冊500本。

積極組織培訓教育,切實提高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素質。先後參加了由自治區普查辦及自治區伴生放射性礦專項普查辦公室舉辦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清查技術規定培訓班”“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礦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培訓暨核安全文化宣貫培訓班”等培訓,參訓人數達到40餘人。舉辦了全盟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培訓班,各蘇木鎮、旗區環保局、企業及相關單位共計90餘人參加培訓,培訓中主要圍繞普查方案及數據處理進行重點解讀,為下一步實施入戶調查、抓實數據質量奠定基礎。

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進度。盟本級及阿左旗、阿右旗、額濟納旗、高新區及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均已聯通環保專網,烏蘭布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和策克口岸經濟開發區,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中。移動採集終端均等待自治區統一採購。本報記者 李成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