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廣州這個“一號文件”,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上南方先鋒號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從十二個方面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出規定,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

圍繞落實好《準則》,2018年初,廣州市委出臺了一號文件——《廣州市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廣州各地積極貫徹落實,將《行動計劃》轉化為生動實踐。

“我好久沒有感覺到和黨組織距離這麼近了,如果平時對我多批評幾句,也許不至於落得這般下場。”廣東省廣州市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原黨組書記、總經理賴布克因涉嫌嚴重違紀在接受組織調查時悔恨地說。

領導幹部長時間聽不到批評、得不到警示,與黨內政治生活不認真、不嚴肅、不規範有很大關係。據廣州市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幾年來,賴布克所在黨組、成員只減不補,到他退休時,只剩下一人。黨組織渙散,黨內政治生活形同虛設,“一言堂”“家長制”作風佔據上風……

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麼樣的黨員、幹部作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從十二個方面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出規定,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圍繞落實好《準則》,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2018年初,廣州市委出臺了一號文件——《廣州市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廣州這個“一號文件”,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紅棉心語”黨群服務站,成了摩天大廈里黨員開展組織生活、交流心得的好去處。王維宣 攝

廣州這個“一號文件”,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廣州市黨員群眾到中共“三大”會址學習參觀。王燕 攝

走過場”導致黨內政治生活走樣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和效果都是空前的。然而,從省委巡視、市委巡察以及廣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審查、作風督導等工作實踐中發現,黨內政治生活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廣州市紀委負責人介紹道。

2017年,廣州市紀委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就“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開展了聯合專題調研。調研組選擇全市部分區和市直單位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220份。調查數據顯示,有50.54%的受訪黨員認為“黨內政治生活虛化,只說不做、多說少做”等問題較為突出,47.43%的受訪黨員認為“黨內政治生活泛化,把什麼工作都說成是黨內政治生活”等問題較為突出。

廣州市委巡察辦負責同志介紹,黨內政治生活欠賬過多,是被巡視巡察單位黨組織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比如個別黨員、幹部理想信念不堅定,在辦公區內搞封建迷信;有的單位一年開了50多次黨委會,竟沒有一次專題研究黨建工作;有的黨組織班子不團結,業務和黨建工作“兩張皮”;有的黨員幹部對黨不忠誠不老實,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淡薄,等等。

問卷調查中,在被問及《準則》十二個方面中哪些開展相對滯後時,728名受訪黨員選擇了“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約佔全體受訪者的三分之一,明顯高於其他選項。這說明,一些基層黨組織批評與自我批評“辣味”變味、流於形式,如何借鑑當年延安整風的經驗,讓民主生活會開出辣味、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亟待真正破題。

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任重道遠。調研發現,經過五年多的全面從嚴治黨實踐,黨內政治生活中搞獨斷專行、“一言堂”、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有了明顯改變。但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弄虛作假、“兩面人”等一些深層次的隱性問題,仍然難以發現或根治,幾乎是嚴重違紀者的通病。如何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理,需要深入研究。

堅持問題導向 靶向精準施治

“以前我都搞不清楚黨的生活、黨的組織生活、黨建這些詞的關係,甚至片面地以為黨內政治生活就是開開支部會、學學文件等。”調研發現,一些基層黨員對黨內政治生活的內涵缺乏科學把握。《準則》雖然規定了十二個方面的內容,但不少黨員領導幹部對如何落實《準則》“心中沒譜”,79.28%的黨員認為需要進一步細化明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標準。

針對實際,2018年初,廣州市委出臺一號文件《行動計劃》,以進一步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行動計劃》共分七個部分,主要包括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主要目標,包括6個方面任務;第二板塊為主體部分,既對標《準則》的十二個方面要求,又突出當前工作重點措施;第三板塊主要為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領導。

“探索邀請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和常委會制度;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將成提拔紅線;探索實名推薦幹部制度,幹部‘帶病提拔’要倒查;試點推行組織生活定製計劃……”市紀委負責人強調,《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導向,每一個方面都針對當前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很強的指向性。

調研中,大部分單位認為一把手缺乏有效監督制約是影響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主要阻滯。“市人社局原局長崔仁泉自2006年擔任局長以來大權獨攬,局裡出現了班子成員參加的會議決定普通事項、少數人參加的會議決定重要事項、個別人參加的會議決定核心事項、一對一口頭交代決定特別重要事項等問題。”對此,《行動計劃》通過探索“三重一大”決策過程同步錄音、全程紀實工作機制,來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廣州風行發展集團黨委班子長期只有3人,黨的領導基本落空。廣州無線電集團下屬個別企業雖有黨組織,但很少過組織生活,企業班子成員甚至都不知道班子中哪些是黨員……”調研還發現,管黨治黨意識淡薄,導致黨內政治生活缺乏思想基礎;基層黨組織的軟弱渙散,導致黨內政治生活缺乏組織保障。據廣州市委組織部統計,2017年,全市共排查確定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162個,佔總量的6%。此外,專業化黨建人才隊伍的匱乏,也使得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缺乏人才支撐。

針對上述問題,《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通過學習黨章、重溫入黨誓詞、組織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設立主題黨日、亮明黨員身份、每月親自交納黨費等形式,推動各級黨組織以固定的時間、規範的流程、明確的主題開展組織生活,增強黨員幹部黨的意識、黨性觀念和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同時,加強黨建隊伍職業化建設,在市屬高校推動黨建內容進課堂,並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設立黨建二級專業研究方向,培養黨建專門人才。

“我們還發現,黨內政治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亟須提升,約82%的黨員認為應當著力豐富和創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廣州市紀委負責人介紹,不少黨組織仍然習慣於“大水漫灌”式的教育管理,黨內政治生活缺乏針對性有效性;內容上,習慣於念報紙、讀文件、看電教片、傳達上級講話,“雨過地皮溼”;方式上,宣傳方法、組織形式落後於形勢任務要求,線上平臺與線下活動結合不緊密,對微博微信、電子黨務、網上黨校、黨員論壇、學習論壇等新渠道運用不足,黨內政治生活“不接地氣、不冒熱氣”。

據介紹,《行動計劃》鼓勵組織生活方式推陳出新,明確要求規範組織生活記錄,分類建立黨員幹部組織生活檔案,試點推行組織生活定製計劃,結合黨員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組織生活定製計劃”相當於“量身定製”,變不同人群統一“配餐”為根據各自需求進行“點餐”,力求最大程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提升黨內政治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從“有所指”到“可執行”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應該從哪裡入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黨內政治生活因素複雜,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問題各不相同……要堅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難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力攻克什麼問題……”

有所指才能可執行。廣州市紀委政策法規研究室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在注重繼承和創新的同時,針對實際問題,突出具體措施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通過每項措施的“有所指”,來實現“可執行”。

《行動計劃》提出,每年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牽頭制定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年度工作要點;由各有關部門根據要點分別負責分類制定市直機關、“兩新”組織、市屬國有企業、教學科研機構、醫療機構、村(社區)黨組織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工作方案;各級各部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落實《行動計劃》的具體措施,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

為強化制度執行,《行動計劃》將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工作納入述職考評機制,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內容。要求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加強對《準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舉措和制度落細落實。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倪星認為,廣州市委在對過去五年反腐敗工作科學評估,對目前形勢及下一步工作方向精準研判的基礎上出臺《行動計劃》,非常及時,不失為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一項關鍵舉措。《行動計劃》強調了對既有制度及行之有效的經驗的總結、提煉、整合、運用,避免了“單兵突進”帶來的政策碎片化。如果能堅持實施、落實到位,相信廣州的黨內政治生活必將呈現一番新氣象。

延伸閱讀:

探索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

《行動計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善密切聯繫群眾制度。建立黨委決策諮詢聽證制度,探索邀請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和常委會制度。健全民意調查制度,每年梳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各級政府重點解決的民生實事。每年組織抽查核實鎮(街)領導幹部駐點直接聯繫群眾制度落實情況,及時通報檢查、整改結果。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莊文嘉認為,抓住“關鍵少數”,是優化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建立人民監督,是優化黨內政治生活的核心。《行動計劃》對於如何進一步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做出了具體清晰的規定。

把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

《行動計劃》指出,把黨員領導幹部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根本標準。對政治不合格的堅決不用,已在領導崗位的堅決調整,情節嚴重的嚴肅處理。

廣州市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紀律紅線,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情況記入個人廉政檔案,這將成為提拔的硬槓與紅線,將為組織部門在選拔任用幹部時提供重要參考,也有利於具體落實幹部選拔任用的政治標準。

探索實名推薦 倒查“帶病提拔”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3.20%的受訪者希望“在選人用人方面加大反腐敗力度”,在所有選項中唯一超過半數。

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建立幹部監督信息檔案,綜合運用紀檢監察、審計、信訪、巡察、督導、專項整治、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方面信息,運用大數據和電子化管理模式,實現幹部監督信息收集彙總、動態更新、分析研判、共享利用一體化。此外,嚴把“黨風廉潔意見回覆關”,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廉潔上有硬傷的堅決排除。

探索實行實名推薦幹部制度,實施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制度,建立選人用人失誤失察、幹部“帶病提拔”問題倒查機制,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權限下查一級,原則上每年開展一次集中倒查,根據工作需要開展個別倒查。經調查核實,確實存在違反規定選拔任用幹部問題的,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三重一大”決策過程同步錄音

《行動計劃》圍繞依規治黨、制度治黨這一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規定探索“三重一大”事項決策過程同步錄音、全程紀實工作機制,對《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一把手監督的十項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制定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管理工作規程,推動普遍建立權力清單,深化述責述廉述德工作等制度建設和執行的重點內容。目前,廣州11個區已全部開展區委常委向區紀委常委會作述責述廉述德報告工作。

《南方》雜誌訂閱電話

(020)87377371

統籌丨戎明邁

校對丨華成民

來源丨南粵清風微公號

廣東最專業的黨建傳播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