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王偉:信息化戰線上的“技術達人”

在浙江公安邊防總隊北侖邊檢站有這樣一位特殊的人員,他不是軍官,卻是軍中精英,他不是義務兵,卻撐起了單位信息化工作的脊樑。入伍15年來,他從一名普通戰士逐漸成長為專業技術骨幹,從一名無學歷、無經驗、無技術的“三無”人員,成為一名“技術專家”。他就是北侖邊防檢查站勤務中隊四級警士長王偉,用過硬的技術為全站的信息技術保駕護航。

赤子情深鬥志昂

2003年是王偉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高中畢業的他棄筆從戎,來到北侖邊檢站服役,開始他的從軍之旅。由於工作踏實,吃苦肯幹,表現出色的王偉很快脫穎而出,被當時司令部技術科參謀相中,選調協助工作。

那時,部隊信息化建設剛剛鋪開,很多從沒接觸過的新東西呈現在面前,讓初到機關的王偉有些“水土不服”。作為一個搞計算機的技術咖來說,不懂計算機命令就等於隊列沒有指揮員,不會寫代碼就像吃飯沒有筷子,不熟悉數據庫就是戰士不會開槍。部隊信息化建設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讓王偉產生了強烈的“本領危機”。為了提高業務能力,他如飢似渴地鑽研。自己掏錢買各類計算機書籍,晚上看書白天操作,碰到不懂的就向有經驗的技術參謀請教問題。同時,王偉毛遂自薦,積極參加通訊技術培訓,使自己的綜合技術水平得以全方位提升。

鼓勁實幹勇奮進

“班長,網站登錄不了,麻煩你來看一下。”“班長,打印機罷工了。”“王偉,考勤系統崩潰,尋求技術支持。”……類似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

在單位同事眼裡,王偉就是一個技術大拿。他熟悉機房的每一個角落,心裡裝著全站上下所有辦公電腦的IP地址,對電教中心、指揮中心等重要場所的弱電系統瞭如指掌,任何計算機故障經過他的一番“倒騰”總能解決。

2016年,他在梳理單位電腦存在的問題時,發現執勤業務一科辦公室中只有兩臺電腦能夠聯接公安網,信息採集設備無法發揮作用,極大地影響了辦公秩序。針對此情況,王偉愛搗鼓的勁頭又來了。維修中,王偉對辦公室重新進行了網線鋪設,針對執勤業務科使用特點,專門選用了相匹配的設備,對辦公室地板上佈設的網線進行了穿管保護,並對辦公室所有計算機重新進行了入網註冊,消除了IP地址衝突問題,實現了執勤點所有計算機能聯網、能打印,信息採集設備能使用。

青春磨礪終逆襲

有人會說士官的作用能有多大,但在王偉看來,“士官”的“士”字倒過來就是“幹”字,只要肯幹,一樣可以大有作為。

王偉負責的工作瑣碎繁雜,除了要做好等各類通信設備的維護、保養和調試工作,還要做好視頻會議、視頻拉動演練等活動的通信技術保障。

2009年奧運期間,由於北侖邊檢站業務工作任務重,服務器負載能力有限,經常出現訪問量過大導致服務器停止響應的狀況,給口岸單位工作帶來不便。王偉急服務對象所急,及時向技術部門提出具體整改方案,創新建設了全國邊防首個“遠程辦證系統”,順利解決了口岸服務單位往來奔波和訪問門戶網站停滯等問題。這一創新舉措在“全國海港邊檢服務定式養成暨信息化建設現場會”上得到了部局首長的肯定。

2015年單位信息化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技術保障任務越發增多,技術裝備也不斷增加,當務之急就是機房的改造工作。改造機房,搬遷服務器,時間緊、任務重,工作標準高,由於涉及到日常辦公,領導下了死命令:必須限時完成。軍令如山,王偉和技術參謀開始了連軸轉模式,連續5天日夜加班,就連上個廁所都是跑步前進。任務如期完成後,單位同事問感覺怎麼樣,他笑著說:“我從來都不知道站著也能睡著,這下終於體驗到了。”

2017年初,王偉參與設計研發的“北侖邊檢警企共管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創新實現了邊檢與其他聯檢單位、碼頭企業共享管理資源,極大地提升了通關效率。自該平臺投入使用以來,為碼頭企業節約生產成本40餘萬元,並被公安部邊防局評為公安邊防部隊科學技術三等獎。

從軍十五年來,王偉憑藉一股肯吃苦、不畏難的“鑽”勁兒,從白板變成“內行”。他累計巡檢設備和排除故障兩萬餘次,保障重大活動十餘次,榮立三等功1次,在信息化的戰線上書寫了自己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