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每個月還房貸,到底要怎麼記賬?

不少人有房貸,糾結房貸要怎麼記賬——如果每月全部記支出吧,實際上房子很可能是增值的;如果買入的時候記支出,一下子一筆出去太多錢;如果房子當做資產,可是不是書上都說“自住的房子不是資產是負債”麼?

房貸到底怎麼記賬才算對?

以上三種說法,都可以說是對的。家庭記賬主要是記給自己看的,自己買了一套房,是自住還是出租用、是有貸款還是沒貸款,這些自己都很清楚,選擇不同的思路記賬,對最終數據的呈現有影響,但是卻並不影響實際的財務狀況,也不會太過影響我們的財務決策。

每個月還房貸,到底要怎麼記賬?

所以,不論你認為房貸是哪一種情況,都有對應的記賬方法。

1每月房貸全額記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記錄方式,也是最方便的一種。不論是等額本金還是等額本息還款,每月實際還多少就記支出多少金額,其他就不用做什麼處理了。支出類別就專門設置一個“房貸”就好,或者,如果有好幾套房,可以每套房產設置一個項目。

優點:簡單易懂,尤其適用於自住的房產

缺點:不能如實體現資產和負債狀況(即沒有計入資產,也沒有標明剩餘房貸)

2買房的時候一次性記支出

有部分人會選擇這樣的記賬方式,尤其是自住的房子。因為自住的房子一般即使出售也是換房,很多人認為這類房產不能算資產。

舉個栗子:

小影子買入了一套100萬的房產,首付20萬,各項稅費支出5萬,貸款80萬,每月還款5000元。小影子在記賬軟件記了這麼幾筆:

①借入80萬元,對方賬戶XX銀行(自己設一個賬戶哈)

②支出100萬元,支出類別“房產支出”,支出賬戶XX儲蓄卡(扣款的儲蓄卡)

③支出5萬元,支出類別同樣是“房產支出”(雖然實際是付的稅費,但是本質是為了買房的支出哈),支出賬戶XX信用卡(稅務局多半能刷卡的,能刷卡儘量刷卡,雖然沒有積分,但是也算短期融資了)

等到了每月還貸款的那一天,又有兩種記賬方式:

方式一:找到最初記的80萬借入款項的那條記錄,選擇“還款”5000元。直到總的還款金額超過80萬了,後面的都記成支出,支出類別是“貸款利息”。

方法二:找到最初記的80萬借入款項的那條記錄,選擇“還款”3000元,再另外記一條支出2000元,支出類別是“貸款利息”。

優點:體現負債,給自己點壓力更有賺錢的動力;方法二如實反映了貸款成本

缺點:不能如實體現資產;分開記錄還款本金和利息比較麻煩

3買房的時候一次性記資產&負債

如果你買房是用來投資的,那最好選這種方式。

這種思路下,買房的時候上面那個例子要這麼記:

①借入80萬元,對方賬戶XX銀行(自己設一個賬戶哈)

②設置一個資產類賬戶,名字叫“XX房產”,從買房付款的XX儲蓄卡轉賬100萬元到房產賬戶

③從付稅費的信用卡轉賬5萬到房產賬戶

等到了每月還貸款的那一天,記賬方式就跟上面一模一樣啦。

優點:如實體現資產和負債狀況

缺點:自住的房產不產生現金流,不能很好地統計產生價值的資產;分開記錄還款本金和利息比較麻煩

4按現金支付的進度記錄資產

小影子本人是這麼記錄的,主要是為了兼顧便利性和準確性。

這種思路下,買房的時候上面那個例子要這麼記:

①借入80萬元——不記賬

②設置一個資產類賬戶,名字叫“XX房產”,從買房付的20萬首付從XX儲蓄卡轉賬到房產賬戶

③從付稅費的信用卡轉賬5萬到房產賬戶

每月還貸款的時候,這麼記:

①每月還本金3000元轉賬到房產賬戶

②每月支付的利息2000元記支出,支出類別“房產投資成本”

③每月收到的租房利息記收入,收入類別“房產投資收入”

小影子在A城和B城都有房子,我就分別設置了兩個項目,分別是XX市XX小區XXX號(我個人的命名習慣,信息比較清楚),支出類別是“房產投資支出”,收到房租是“房產投資收入”,按項目統計就能看到每套房產至今的收支情況。

優點:如實體現淨資產狀況;如實體現投資收益和借款成本

缺點:不能反映負債情況;實際上每月還貸的利息不同,記錄比較麻煩

常用的關於房貸的記賬方法&優缺點都告訴大家了,自行選擇就好。

最後再強調一下,家庭記賬自己看的明白、便於自己分析是最重要的,數據是服務於自己的財務管理思路的。比起糾結著要找一種完美的方法來說,記賬了、分析了數據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