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金融業大整頓,是要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嗎?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句話“保證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

因為這會是未來數年裡深深影響大家投資理財、經濟生活的一句話。

最近銀保監會、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公檢法等圍繞這個工作任務,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影響則是多方面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有一種感覺就是我們的金融行業是不是要回到十年前的狀態。我絕不是憑空意斷,而是有很跡象表明了這一點。

近期金融行業整頓信息彙總

金融業大整頓,是要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嗎?

1.新資產管理條例下發,新條例的解讀在本人的頭條號“艾凱”上即可看到具體內容與解讀。


2.銀行停止第三方支付代扣業務。這一天是遲早要到來的,因為支付寶們的快速發展,造成了銀行大量客戶流量被轉移。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對於銀行來說無疑是自掘墳墓,所以未來支付寶與微信的轉帳額度下降、費用增加等等都是必然的。支付寶未來的作用很可能只是一個“零錢包”,而非財務核心管理工具了。在這一點上我非常不贊成近期將螞蟻的估值上升到1800億美金的觀點。

3.互金收款碼、貨幣型基金、電商產品均受限。這些是近期陸陸續續推出的,螞蟻、京東、百度、微信都受到了很明顯影響。如收款碼不能超過500,貨幣型基金不能超過20萬限額,就連電商理財品種最近都減少了很多,且很多產品不敢公開賣。最近百度年化6個點的產品消費益,百盈都是要先投資再解鎖,這很明顯就是感到了監管壓力。

4.證券公司停止中間業務,迴歸傳統業務。證券公司在這輪強化監管的風潮裡受的影響相對較小,只是以後不能再通過銀行拉額度,在外面放貸了。至於理財產品這一點證券公司的固定收益一直沒有竟爭力,證券產品多年還算合規。

5.保險資本市場併購受強監管。安邦被接管後,已經很難看到火爆一時的萬能險的影子。未來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收益下降會很明顯,估計又會回到原來賣“忽悠人”的分紅險的老路上了。

6.信託行業國進民退,投融資受到加強監管。68家信託公司中,民營的信託公司也就10家出頭,這輪收了兩家。一家和平退出,一家被抓。這裡面確有政策導向,但是信託成為大股東的個人融資平臺也確有其事。未來信託通道業務停止,主動管理型佔絕對主導,剛兌被打破都是必然。

7.電商平臺紛紛表示退出金融行業,以金融信息服務為主。最近電商平臺密集表態不再進軍金融行業,而是以金融信息服務為主業。

8.P2P備案推後,權利標準收歸上層。P2P備案大限延後,給目前1700家中還沒有完成備案的1400家平臺判了一個死緩。但是權利收歸上層,也意味著想要備案的平臺基本沒有操作空間,未來想備案只會更難。

9.整頓吊銷多家問題備案私募機構。4月份總計有5傢俬募機構被吊銷了營業牌照,將私募投資門檻拉高到500萬是因為近兩年私募基金出現太多坑騙投資者的現象。整頓是必然的,要讓承受不了高風險的投資者退出市場。最新最有名的可能算是中科招商。

一款基金由淨值一元,跌到只有一毛,而年管理費照收。前海開源基金公司因為投資中科招商這個前幾年大紅大紫的私募而鬧到投資者拉橫幅的境地。

10.打擊非法集資、郵幣卡、假外匯、原油現貨、貴金屬、數字貨幣傳銷、套路貸、假股權投資、金融傳銷等多路牛鬼蛇神。審理判刑多個典型案件,一改過往三不管的情況。

案例:

4月18日,重慶警方對九龍坡區石橋鋪賽博電腦城一帶進行“大掃蕩”帶走多家“套路貸,現金貸”公司人員。

浙江慈溪警方三次進行全國抓捕,總計59人。將已解散半年的現貨原油,白銀平臺的詐騙人員抓捕歸案。

西安警方成立“4.5"專案組,破獲以區塊鏈技術為由的“消費時代”網絡平臺。其套用最新的“區塊鏈”概念,迷惑大眾,銷售與操縱自己發售的虛擬貨幣。

4月17日,浙江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郵幣卡”詐騙案。一個區區代理商,一年就詐騙了8600萬。

最近這些消息真的太多太多,記得兩年前我出郵幣卡、現貨平臺、外匯平臺的講解視頻說它們是純詐騙,雖然我認為我分析到位了。但是這些交易中心、文交所等等一直是個三不管區域,公安不好立案,法院不好定罪。現在這些問題都已經有了定論,未來上當受騙者可以直接報警抓人了。至於還做夢的人,還是那句話:“中國貪心的傻子太多,膽大的騙子不夠用!”

好的影響

金融業大整頓,是要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嗎?

1.打擊牛鬼蛇神,還社會一片清淨!這兩年整個社會被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搞得烏煙瘴氣。超過百億規模的非法集資超過兩位數,過億的超過三位數。還有各類數以億計的投資騙局、金融傳銷等等。很多地方門前都是一些拉著橫幅的受害者,既可憐又可嫌!我曾經看到過一個老人受騙40萬跳橋後的現場。也見過業內從事相關黑色金融部分的人揮霍金錢與人生。

2.規範金融機構,減少投資者損失。除了黑色金融部分,實際上這些年很多金融機構藉著創新之名設計各種轉嫁風險、謀取高利潤的金融產品。

壞的表現

金融業大整頓,是要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嗎?

1.銀行長子地位再次顯現,某寶被閹割,電商進軍金融退潮,金融市場化進程倒退。我國金融行業的核心是銀行,其素來也有共和國長子之稱。我國的基本金融、經濟制度也是圍繞其展開。銀行通過低息收取普通儲戶手中的資金,然後再以較低的利息供給國企,而民營、中小企業則很難拿到發展資金。這樣的制度有利的地方是高儲蓄帶來較強的風險抵禦能力,同時加強對經濟的掌控力。壞處則是,對我們個人來說,把錢存銀行等於補貼國企,即使是銀行理財收益也比其它理財方式要低。所以這幾年出現了五年內銀行存款額減少一半,銀行理財頭把交椅的位置被信託取代,而更加致命的則是銀行的未來正被電商所侵蝕。因為中青年對於支付寶、微信等的金融依賴度遠遠超過銀行。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國原本的金融體系根本就會被動搖及改變。銀行有可能從共和國長子變成電商的馬仔!所以最近一連串對電商產品的限制都是因為它們動了“地主家傻兒子”的飯碗。限制其從事金融核心的借貸業務,限制其理財產品經營範圍,不再給其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所以電商們也很識趣的表態,未來停止進入金融行業,以信息服務商為發展方向。

2.對普通人來說,這會造成生活不便,投資渠道收窄。我個人的手機最近下載了兩家銀行的APP,因為某寶變得非常不好用,這就是最直接的體現了。而電商平臺,尤其是之前我重點推薦的百度理財,我發現它的固定收益產品需要解鎖才能查看。而餘額寶的限制己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再加上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最近一段時間也明顯減少。所以我們很明顯感覺到現在理財的選擇要比以前難一些,但是再難也是要做的。

3.金融行業壁壘拉高,不利於新興行業發展。這輪強監管的核心就是“明確牌照邊界,收窄互聯網金融模糊區間!”過去受西方思維影響,混業經營一時間成了趨勢,可是在中國的發展結果是“一混就亂”!所以這次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範圍被進行了一次明確的劃分切割。而互聯網金融這個邊界地帶開始明確監管。劃分經營範圍,客觀的講我認為非常有必要,但是對於創新來說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了,畢竟在中國經常出現一管就死的現象。

對投資的影響

金融業大整頓,是要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嗎?

1.銀行業績在2018年後會有明顯回升,銀行業下滑趨勢減緩。上述這一系列措施對於銀行來說都算是利好,再加上目前房貸利率大幅度上浮的趨勢、降準等,我想今年的銀行業績表現不會太差。再加上這一段時間銀行股下跌明顯,從這個角度講銀行股今年是一個投資機會。

2.投資渠道收窄,投資難度增加。在一系列措施之後,作為一個第三方理財師幫助客戶制定理財方案時,我感覺到難度明顯增加。可選擇品種減少,再加上政策風險,很多想買的買不到,另外,很多也不敢買。

3.投資成本增加。這一點不是很明顯,很多人也許體會不到。例如:轉帳成本增加,基金上調短期買賣基金的費用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