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丨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總規模近百萬人

不負韶華 奮進跨越丨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總規模近百萬人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指出,希望雲南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為雲南確定了新座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5年來,雲南各族幹部群眾牢記諄諄囑託,理清思路、把準重點,攻堅克難、奮發而為。如今,彩雲之南正徐徐展開綠色發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畫卷!雲南新聞廣播特推出《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不負韶華奮進跨越》專題報道,集中展現雲南4800萬各族兒女踏上譜寫中國夢雲南篇章新徵程的奮鬥風采!

我省是全國貧困人口和貧困縣最多的省份,“十三五”期間,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總規模近百萬人,佔全國搬遷總規模的十分之一,曾經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如今換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迪慶州德欽縣羊拉鄉規吾村,被稱作雲南的“北極”、“世外荒原”,長期面臨窮在山、困在路、苦在電、缺在水的發展瓶頸,搬遷戶託丁:“對於我們羊拉鄉的群眾來說,我們土地貧瘠,常年乾旱缺水,最近的村都要走上兩三公里。”2018年,德清縣啟動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規吾村185戶整村搬遷。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曲靖市會澤縣老鷹巖村,大家都說這是個人佔鷹巢的地方。“我們這個地方靠天吃飯,如果風不調,雨不順的乾旱年,連嘴都糊不上。”2019年5月,老鷹巖村23戶群眾全部搬離世代居住的懸崖村。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昭通市巧家縣道角村,最高海拔近4000米,嚴寒閉塞,生存意味著頑強。易地扶貧搬遷戶蔣德友:“七溝八梁九片坡,山溝山窪石頭多,一出門都是踩到泥巴窩。”2020年1月,道角村整體搬遷,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搬不走山就搬家,雲南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搬開了壓在群眾身上的貧困大山。推行EPC工程總承包制,簽訂建材供應協議和建設合作協議,建立定期調度制度,三項措施加快“建”;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黨組成員包州、處級幹部包縣、全體幹部掛點聯戶,建立網格化督導體系;政府點長管保障,企業點長管質量,推行雙點長制;廳級幹部蹲點駐守,聚焦重點難點地區安置點,四項機制著重“管”。嚴控質量和安全,嚴控建設成本,嚴控資金管理,嚴控問題整改,嚴肅執紀問責,五項要求嚴格“控”。政策保障體系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業幫扶多元化、產業扶持市場化、社會治理精細化、教育培訓系統化,六化協同確保“扶”。

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近百万人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省16個州市121個縣市區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累計建成安置房24.5萬套,全省近百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序遷出。易地扶貧搬遷成為雲南“十三五”時期促進貧困人口減貧、地方投資增長、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有效措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