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克里希那穆提: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內心衝突的本源也就消失了

觀察者如果突然了悟所有的被觀察者其實都是他自己時,那麼他和那些意象之間的衝突就消失了。他就不會總是先入為主地去評判某個事物,而是視一切東西都為自己的再現。——克里希那穆提

有位師父每天早晨都會給門徒進行一番開示。有一天,當他走上講臺,正要開講時,有一隻小鳥飛到窗臺上,開始唱起歌來,唱得那麼美妙悠揚,怡然自得。唱完了以後,小鳥拍拍翅膀就飛走了,師父若有所思地說道:“早晨的開示到此結束。”

克里希那穆提: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內心衝突的本源也就消失了

假如當時我們也在那個開示會上,我們是全心地去聽那隻小鳥的歌聲,還是僅僅看到它是一隻白色羽毛、棕色尾巴的鳥,然後再搜索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判斷它是喜鵲、杜鵑或黃鸝?

它是一個等待被認識的對象,我們是不是已經把自己建立在一個觀察者的位置上,把小鳥當作一個觀察者進行觀察?在我們進行這些思維活動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印象,我們對小鳥的觀察於是也建立在這些經驗之上了。

人們習慣在第一眼看到一個人時,就立刻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這就是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非常看重第一印象的原因。這好惡的情緒,主要來自於我們的文化、素養、社交、嗜好以及我們後天形成的性格,它和事物的真實面目並不是一回事,甚至,觀察者產生的這些印象阻礙了我們和對象的溝通。

克里希那穆提: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內心衝突的本源也就消失了

觀察者是印象的製造者,是記憶、知識及觀念的累積,是一堆抽象的概念。當我們說“我認識你”,這表示我們只認識昨天的“你”,對目前真實的“你”其實是一無所知的。

你站在我們面前,我們所看到的也只是我們對你的印象罷了,這個印象的好壞還建立在你以前對我們的好與壞的交往之上。你對我們的各種反應,累積成為印象,貯存於我們的記憶中形成一個你。總之,我們習慣觀察他人的一舉一動,透過他人的行為來認識他人。

然而,通過這種觀察得到的印象往往給予了偏離真相甚至錯誤的提示,阻礙了我們和他人進行真實的接觸。因此,我們心中必須拋開先入為主的觀念或意象,才能接觸到真實的生活。而我們一向都透過經驗這樣的一箇中心點來觀察和判斷事情的,觀察者和他的所觀之物就分裂為二了。

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通常都建立在思想塑造的印象之上,因此我們常常無法看到真正的對方,所以我們的人際關係才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在溝通和交際等認識的過程中,只要存在觀察者、經驗者、思想者的加入,你心中的痛苦、你對自我的執著就會製造一個又一個的隔閡。

克里希那穆提: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內心衝突的本源也就消失了

對自然界的觀察也是如此。當我們看著天上的星星時,是我們這個觀察者正在看星星,燦爛的星光在天上匯成星河,我們還把看到的星星聯想起來想象成獅子、牧羊、天蠍等星座。

我們從未拋開先入為主的印象去看人及事,所以我們也永遠無法瞭解自己與星星之間、我們與丈夫或妻子之間,以及我們與朋友之間的隔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瞭解什麼是美、什麼是愛的原因,也是我們產生悲傷的原因。

但是當我們明瞭到悲傷就是這個“我”,觀察者本身就是悲傷,我們自己就是悲傷的始作俑者,那時悲傷就會終止。“我”製造了悲傷,感覺到悲傷的也是“我”,所以“我”其實就是悲傷。

克里希那穆提: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內心衝突的本源也就消失了

這就是說,如果我們非要把悲傷當成是被觀察者,那麼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當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時,就是整合的狀態。要整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需要很警覺、很有智慧的意識,這是難以經驗的事,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把它分離。當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都歸於寂靜時,既無自然界,也無觀察者,那是一種完全的、徹底的空寂,這空寂就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