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欲蓋彌彰,也用來形容“想掩蓋不為人知的真相卻因此暴露”,尤其是藏有諸多重大隱患的地方。比如美國就有這麼一處傾倒核廢料的地方,官方以“保護海洋生物”為名將其列為保護區並禁止任何未經授權的人靠近,結果卻因為幾個小年輕的闖入,導致真相大白不得不對外道歉......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在美國舊金山海岸線外,有個由十個島嶼組成,總面積不足0.9平方公里的法拉倫群島,因島上怪石嶙峋且狀似尖牙而被稱為“魔鬼牙島”。法拉倫群島早在歐洲人抵達美國之前就有記載,據說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海葬島之一,附近海域的漁民們仍然堅信將屍骨埋葬在島上,靈魂就可以長期居住並保護漁民後代不受海難侵擾。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但現實中的法拉倫群島卻被列為“全美63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並且被美國國會指定為“未經許可嚴禁擅闖”的旅遊禁地之一,理由是保護法拉倫群島上超過25萬隻海鳥、15萬隻海狗、大量藍鯨以及5種接近瀕危狀態的海豹。而美國民眾也對此深信不疑,畢竟法拉倫群島在1960年代就被追蹤大白鯊遷徙路線的俄羅斯專家認定為是“全球大白鯊最密集的島嶼”,以藍鯨和海狗為主要食物。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1940年代的法拉倫群島還是美國最大的海鳥蛋產地,巔峰期有12種共60多萬隻海鳥在島上繁衍生息,為了源源不斷的將海鳥蛋運往北美各地,商人們甚至在法拉倫主島上安裝了一個起重機設備,幾乎每天都有近萬枚海鳥蛋從這裡出發抵達美國上流人士的餐桌上。因此,當美國國會宣佈戒嚴法拉倫群島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群島會被當成核廢料傾倒場,並且在此後的24年時間裡陸續傾倒了4.75萬個核廢料集裝箱(單個容量55加侖,約208升),也就是說,一共有超過1.1億升核廢水被美國人傾倒在這片海域中。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原來,美國於1946年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開始“十字路口行動”,共進行了23次測試核爆炸對軍艦影響的實驗,1954年又在這裡引爆了美國史上最大的一枚氫彈,而這些實驗產生的核廢水以及實驗軍艦的銷燬物,全部都被扔在了法拉倫群島以及附近的海域中,在37°37'N-123°17'W處傾倒了4.4萬個廢水集裝箱,另有3500個固體廢料集裝箱在37°38'N-123°08'W處傾倒,當時剛剛下水的美國獨立號航空母艦被點名用來運送這些集裝箱,為的就是隱瞞事實真相。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為了在核廢料輻射減弱前儘可能的隱瞞真相,美國國會批准了原子能委員會提出的“將法拉倫群島當成核廢料傾倒場”申請,並煞有介事的將法拉倫群島近百位居民以“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名義遷走,還立了一塊全美最“樸素”的保護區公告牌,從1946年一直到1970年才完全停止傾倒,這期間除運送廢料集裝箱外的所有船隻以及人員都被禁止進入,連捕魚船都被海岸警衛隊以“保護區”的名義驅離。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當國會議員以及海岸警衛隊人員都更換了無數批之後,美國加州大學的幾個年輕人向加州政府提出申請,要求允許進入法拉倫群島進行海洋生物科考活動並獲得批准,而海岸警衛隊的年輕軍官也沒有對加州政府的批文提出異議,就這麼輕易的將年輕人放行,導致其中的3個小年輕進行科考後被查出體內含有很高水平的鍶90輻射,真相自此大白天下,美國政府也不得不第一次公開承認,將原本儲藏在舊金山海軍造船廠的核廢料傾倒在法拉倫群島並解密了其中部分數據,引起全美乃至全球轟動。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有趣的是,美國人對解密內容最大的爭議點不是能不能傾倒核廢料,而是這些核廢料會不會已經洩露導致海鳥蛋以及周邊魚類被汙染,畢竟這個地處舊金山以西兩個小時航程外的海島也是舊金山最大的捕魚場之一,甚至在過去的20年裡還有數十艘漁船遇到暴風雨襲擊不得不得在法拉倫群島邊躲避。但美國政府卻堅持表示“3個年輕人被核輻射是偶然事件”,島上至今仍有幾名海洋生態科學家駐守,並且完全沒有出現輻射徵兆。

被禁入的海島:1.1億升核廢水傾倒在附近,表面卻是保護區

從1980年宣佈安全至今,法拉倫群島至今仍處於封鎖狀態,除了身穿橘紅色制服的“保護區”工作人員外,遊客以及漁船仍然被拒絕在此登陸。不管法拉倫群島是否如美國人所說的“安全”,但這次傾倒事件也直接證明了美國對海洋的破壞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