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雲南頭蟲

生存年代為早寒武世,化石主要產自中國雲南澄江地帶,雲南蟲是所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是人類的始祖,也是地球上最早的脊索動物居民。南蟲的發現不僅使脊索動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歷史往前推進了1500萬年。同時解決了生物進化論上一個最棘手的難題之一,即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別的演化關係。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巨型山東龍

在我國山東省地區發現的一具鳥腳類恐龍,高約8米,長約15米,是世界上已知鴨嘴龍類中最高大的,也是鳥臀類恐龍中最高大的。巨型山東龍化石在1964年發現于山東省諸城縣的,1972年巨型山東龍的正型標本首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現在被中國地質博物館租給中華恐龍園陳列。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撫仙湖蟲

原始的真節肢動物,其化石僅在我國雲南帽天山附近發現,在距今5億多年前的化石群中發現,是現代昆蟲的遠祖。撫仙湖蟲為再現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的真實面貌,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帶毛恐龍

2008年在我國遼寧地區發現的一個完整的鸚鵡嘴龍木乃伊級化石,這一具化石標本甚至還帶著皮毛,像這樣的化石,在地球上僅發現過5次。與以往看到的恐龍化石不同的是,在這具恐龍的胸部和尾部上,能清晰地看到已石化的毛。更讓人震驚的是,在恐龍脊背上居然有像沙粒大小的雞皮疙瘩。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奇麗灰姑娘蟲

灰姑娘蟲實際上是一種三葉型蟲,很顯著的特徵在於其修長的身體和那雙巨大的帶柄的大眼睛,觸鬚也很長。最讓人稱奇的是,灰姑娘蟲不光有兩隻大眼睛,還擁有由2000多個小眼組成的複眼。

6種曾存在中國的史前生物,第4種於九年前發現,意義重大

孔子鳥

一億多年前生存在中國的一種鳥類,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與其他的鳥種類不同,孔子鳥的存在歷史超過1500萬年,就是熱河組地層的形成時。這些表明,孔子鳥相比與之競爭的鳥類雖然在飛行方面略遜一籌,但在身體構造方面卻更先進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