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硬科技概念起源地——西安的這些“硬科技八路軍”亮點,您瞭解多少?

硬科技概念起源地——西安的這些“硬科技八路軍”亮點,您瞭解多少?

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西安作為“硬科技”概念的發源地,將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作為全市創新發展的重要目標。

西安的硬科技“八路軍”經過多年實踐,發展勢頭良好。硬科技“八路軍”,即八個當前最核心的硬科技領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硬科技,已成為代表西安城市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的新名片。

多項硬科技政策持續加碼

2017年11月4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公佈《西安市發展硬科技產業十條措施》,包括推進西安科學園建設、建設校地合作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促進硬科技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自主化、強化硬科技產業招商、大力推進眾創載體建設、打造全球硬科技人才高地、設立1000億元西安科技產業發展基金

、加強科技大市場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等。

2018年8月2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印發《西安市推進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龍門行動”計劃(2018-2021年)》。該計劃提到要打造“硬科技”和“獨角獸”上市軍團,包括重點推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行業為代表的“八路軍”企業上市發展壯大,持續擴大西安“硬科技”品牌的影響力。

2019-02-04,為促進科技、金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硬科技之都”,《西安市科技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1年)》印發,規劃提出:打造“一箇中心”(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好“兩個平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和區域資本市場融資平臺)、完善“三個體系”(政策體系、機構體系和產品體系)、實現“三個1000”目標(到2021年,聚集各類投資機構1000家,聚集各類金融要素和服務平臺1000家,實現中小微科技企業融資1000億元)。

2019年2月20日召開的2019年西安市科技工作會議上,西安市政府提出,將大力推進全市硬科技產業發展,研究出臺《西安市硬科技產業發展三年工作推進方案》及相關專項扶持政策,佈局一批延鏈、強鏈、補鏈項目;加快推進智慧學鎮、翱翔小鎮、夢想小鎮等一批硬科技專業化園區和特色小鎮建設,不斷強化區域硬科技產業集聚度。

2019年4月22日,西安高新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支持企業藉助科創板等資本市場上市發展的若干政策》,其提出科創板上市企業在啟動上市工作後即可分階段獲得最高1000萬元獎勵。科創板允許已上市企業分拆業務板塊進行上市,企業分拆上市同樣最高可獲1000萬元獎勵。

科教資金“硬實力“雙管齊下

陝西省也具備發展硬科技無可比擬的科教“硬實力”,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481家、高等學校100餘所,在陝兩院院士70人。全省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省重點實驗室170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7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3件。

同時,陝西省擁有門類比較齊全、專業基本配套、具有較強研究和開發能力的科學技術研究體系,在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製造等多個領域攻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除此之外,截止2018年5月,西安市政府於2014年批准設立的規模1億元西安科技創業種子基金規模增至4億元,直投項目及帶動其他股權基金投資企業125家,帶動股權投資額6.4億元,獲得商業銀行貸款包括科技金融貸款3.2億元,基金放大效應為13.3倍。

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眾多,輕資產企業貸款難的問題,西安市也建立了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核心的科技企業信貸模式。截止2018年底,通過政府增信,銀行、融資擔保和保險機構等風險分擔補償、科技貸款補貼等形式,累計有2307家科技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貸款,貸款金額139.52億元,陝西省專利權質押居全國前列。

通過組織政企銀對接,合作銀行、融資擔保公司

為科技企業融資450億元,直接服務企業3000多家市級財政累計為科技企業貸款貼息和融資擔保公司補助9480萬元,實施風險補償925萬元,財政資金放大比例為1∶118

硬科技“八路軍”成績斐然

生物技術產業方面,生物醫藥、精準醫療、現代中藥和醫療器械等方面成果豐碩,抗體藥物研究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研發實力居全國城市前列,形成了以西鹹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等為主要載體的產業發展格局,產業規模日益擴大,吸引了強生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落戶。

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600億元,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規模排名全國第十,軟件服務業排名第八,逐步形成了軟件及信息服務、智能終端等優勢產業集群,華為、中興、阿里巴巴等10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高通、英特爾、微軟等30多家世界著名公司在西安設立研發機構。

光電芯片(集成電路)產業方面,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超過30家,集成電路設計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五,移動通信、北斗導航芯片和功率器件研發優勢明顯,微納光波導、光柵耦合器和VCSEL激光器芯片等領域水平國際領先。

新材料產業方面,聚集了以西北有色、西部超導、鉑力特等為代表的一批新材料產業科研機構和企業,擁有國家級新材料企業技術中心15個、國家級新材料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5個、國家級新材料製造創新中心2個。

新能源產業方面,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研發、製造和應用示範基地。技術實力雄厚,行業龍頭集聚,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和單晶硅片產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全市44家規模以上新能源企業中,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8家,產值貢獻率99.6%。

人工智能產業方面,人才和技術實力全國領先,31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產業領域集聚了9位院士、23位長江學者,擁有國家級研發平臺11個、省部級平臺33個。

智能製造產業方面,全市擁有約300家智能製造裝備企業,90餘家企業參與智能化改造,西電集團、陝鼓動力等20餘家企業承擔多項國家試點示範任務,高新區3D打印、經開區機器人產業已初具規模,逐步形成集群效應。

航空產業方面,產業體系完善,集群優勢明顯,擁有全國最大的飛機制造企業、唯一的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究院和飛行試驗研究鑑定中心,航空產業相關單位304家,葉片精鍛、盤、軸、燃油噴嘴加工等製造能力位居國內第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及示範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航天產業方面,西安是國內唯一擁有航天系統完整產業鏈的城市,航天運載動力優勢突出,衛星載荷及地面應用地位明顯,具備完善的航天測控能力和充裕的人力資源和創新要素,產業收入500億元以上,從業人數3.5萬人,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航天產業相關單位100餘家。

縱觀歷史長河,科技革命始終是推動一座城市興盛,也是助力一個國家崛起的長期要素。

作為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西安的新頭銜——“全球硬科技之都”,正得到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認可

一座大城,一場盛會。2020年1月19日14:00-17:00,西安市雁塔區高新二路i創途眾創公園INNO PARK,以“硬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賀歲產業創新論壇”,邀您一道見證西安這座“全球硬科技之都”過往盛況和新年展望,期待您的到來。

本場論壇規模200+,截止目前已經邀請到阿里雲智能中國區副總裁衛煒因諾航空創始人兼CEO趙勇樊登讀書會聯合創始人王永軍新拓三維副總經理盧崗等多位行業資深嘉賓現場分享乾貨。此外,億歐公司副總裁&億歐汽車總裁楊永平、億歐公司合夥人&金融頻道主編劉歡也將先後上臺進行分享。

倒計時5天!“2020賀歲產業創新論壇·西安站”免費報名通道限時開啟

https://www.iyiou.com/a/newyearforum_xian_2020/

如有興趣參會,請火速報名,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