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和奔馳寶馬的黑科技相比,奧迪的黑科技貌似可以更快落地……

今年CES德系三兄弟奔馳、寶馬、奧迪不約而同展示了高級別自動駕駛實現後,對智能座艙的構想。奔馳的VISION AVTR概念車,和寶馬Vision BWM i Interaction EASE概念座艙在此前的推文中已有展示,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奧迪在CES上發佈的黑科技。

第三代MMI車機系統

這一次,大眾集團算是開竅了。之前的MMI系統是一個封閉的架構,相當難用。現在的第三代MMI車機系統,已經完全轉向了安卓陣營,可以自由安裝APP,並且首次使用了帶三星Exynos八核處理芯片的CPU。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第三代MMI車機系統,在奧迪上被稱為“connect”,除了互聯科技和自然語音控制等服務之外,新系統還提供兩種前瞻性的車聯網(C2X)服務——利用奧迪車隊的群集智能為車主提供信息,讓車主輕鬆在路旁找到停車空位;以及利用交通信號燈信息,告知用戶前方紅綠燈變換的時間,讓車主控制合理車速從而儘可能達到“一路綠燈”的目的。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即將在2020上市的小改款奧迪A4以及一汽奧迪A4L,將是搭載該系統的首款車型。

3D混合現實抬頭顯示屏

通過駕駛座化妝鏡位置上的兩個攝像頭,奧迪3D混合現實抬頭顯示屏不僅可實現3D裸眼彩色HUD的投射效果,還能放電影。現場體驗下來,個人覺得用HUD看電影其實觀感很一般,奧迪更像是在炫技,但裸眼3D的HUD效果還是相當震撼。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在這套裸眼3D彩色HUD上,導航信息可以實現在前方10-70米系統的智能對焦,甚至可以清晰指示你的目的地是前方路邊的那一棟建築。如果藉助車聯網和雲數據等信息,這套裸眼3D彩色HUD還能告訴你路邊哪家飯店好吃。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傳統的HUD信息都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不動的。而這套裸眼3D彩色HUD,得益於投屏面積夠大(達到19英寸),在擋風玻璃上方眼球追蹤雙目攝像頭的輔助下,系統能知道司機視線看向哪裡,從而在一定範圍內調整HUD投射信息的位置。也就是說,當司機左右顧盼的時候,投屏信息總會顯示在司機眼前。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最後,這套系統已進入準量產狀態,奧迪Q4 e-tron有望成為搭載該系統的首款車型。

像素LED大燈還有OLED尾燈

之前奧迪素有“燈廠”之頭銜,然而近一年來隨著可以在路面上投射信息的像素大燈的興起,奧迪的車燈技術貌似落後了。如今奧迪正式拿出了自己的LED像素大燈,奧迪e-tron Sportback是首款搭載奧迪像素大燈車型。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此外,奧迪這次還拿出了可編程的OLED尾燈——與半導體晶片製成的LED燈等點狀光源不同,OLED燈是扁平光源,可以顯示出更具立體感和層次感的燈光效果,十分驚豔。由於採用的是扁平光源,這也讓燈光顯示可以編程——你可以理解為城市中的樓宇動態景觀燈,例如,可以顯示預先定義的符號,提醒後車顯示特殊意圖,或是預警。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透明智能顯示屏

如今HUD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但是用HUD看電影似乎還不是很現實(寶馬的55英寸概念HUD除外)。所以奧迪這次也帶來了透明的智能顯示屏。這塊透明OLED顯示屏可根據環境自由調整背景色深,在看電影的時候甚至可以形成黑色背景,減少屏幕後方景物的透光干擾。目前為止,這是第一塊應用在汽車上的能顯示黑色背景的透明顯示屏。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屏幕寬122釐米,而且可以升降。在駕駛環境下,在方向盤前方只探出15釐米的高度,起到透明儀表盤的作用,這個時候你可以將其視為另外一種形式的HUD。而在停車的多媒體應用環境下,這塊屏會伸出25.5釐米的高度,可以用來看電影。該顯示屏預計於2025年後會在量產汽車中應用。

AI:ME 概念車

奧迪AI:ME已經達到了L4自動駕駛級別,方向盤也可以伸縮。當你不需要人工駕駛的時候,方向盤會自動縮進去,面前就會變成一張“寫字檯”。而且車身前後翼子板上的鱗片狀光源會發出特定的燈光,以告知路人和其他車輛,現在正在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而且座椅還採用了最新的人體工程設置,和寶馬展出的概念車的座椅十分相似。

2020CES 奧迪帶來能放電影的裸眼3D彩色HUD,還有透明儀表中控屏

奧迪AI:ME車載通訊和交互系統以及車輛本身,均可通過人眼追蹤、語音輸入和車門內飾面板上的觸摸感應區控制。傳感器燈光在靠近時方可激活,從而將用戶的視線引導至功能界面。功能菜單可通過人眼激活,隨後打開的子目錄將從畫面背景移至前方,在3D顯示器上以清晰視圖模式顯示。

相對奔馳、寶馬,奧迪離量產最近

雖然三家車展示的都是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座艙的設想,但可以看出,奔馳和寶馬更仰望星空,奧迪則離量產最為接近。奔馳的VISION AVTR概念車不論是外觀設計上,還是座艙功能設計上,都最為科幻。車背表面可多方向移動的“鱗片”、獨特的移動方式、能夠感受到如心臟般跳動的中控臺,都預示著絕不是一輛3到5年內能量產的車。

事實上,奔馳VISION AVTR也絕非為量產而生,它的存在更多是表達奔馳的設計理念——智能、可持續發展。奔馳VISION AVTR的電池採用石墨烯有機電芯,內飾材質採用對環境無害的碳纖維,都展示出奔馳在環保上的決心。

寶馬的Vision BWM i Interaction EASE概念座艙採用了視線追蹤、智能玻璃、零重力座椅、全景平視顯示系統等技術,展示當自動駕駛來臨後,車內乘客的全新體驗。雖然寶馬的一系列設想已趨於落地,但通過體驗來看,這套座艙系統,離落地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相對而言,奧迪的演示都較為成熟,落地或許會更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