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6年3座城帶4個孫子,婆婆帶娃,中國現代家庭不能承受的痛

之所以提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朋友發給轉發給我一份新聞“奶奶抱著剛滿月的孫女跳樓,6年3城4孫的日子才終於結束”

的新聞深深地震撼了我

這也讓我想起來我們之前的老鄰居劉奶奶,劉奶奶在6年間,多次往返3座城市,帶著4個孫子,十分的辛苦。因為劉奶奶身體不錯,也願意去照顧孫子孫女們,所以他們家的孩子只要自己一沒時間,就會喊劉奶奶過去幫忙。

劉奶奶像這樣子往返於多地,雖然也會有一點疲憊,但是還是挺開心的,畢竟孩子們在一些大城市打拼也不容易,自己能做的就是幫幫他們看看孫子們,對此,劉奶奶一點怨言都沒有,甚至覺得很幸福,也認為照顧孫子孫女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而造成上面悲劇的原因是劉奶奶在照顧二兒子的孩子的時候,跟孩子之間產生了一些爭執,是關於這個孫子的照顧問題上,自己的兒媳婦突然不願意自己來照顧孩子,劉奶奶一氣之下抱著孩子跳了樓。

6年3座城帶4個孫子,婆婆帶娃,中國現代家庭不能承受的痛

這是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劉奶奶的做法有些過於偏激了,不僅她在這一氣之下放棄了自己生命,同時也扼殺了一個新生命。

在這個新聞裡面可以看到國內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那就是大家對於老人帶孩子這件事習以為常。很多去大城市打拼的夫妻們,他們往往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沒有精力去培養孩子,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求助於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們來帶孩子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但是實際上求助自己的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這樣子的行為很容易造成一些家庭矛盾。

6年3座城帶4個孫子,婆婆帶娃,中國現代家庭不能承受的痛

老人帶孩子容易產生的家庭矛盾

  • 第一,教育方式古板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問題,而當家長們決定求助於自己家的老人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因為家長們會覺得以前的教育理念過於刻板,不適合孩子的成長。

  • 第二,老人容易隔代親,溺愛孩子

我相信很多老人是願意去主動照顧孩子的,但是在照顧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最常見的老人容易溺愛孩子,不許兒子兒媳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味地寵著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子的溺愛很容易把孩子寵成“小皇帝”,變成無法無天的熊孩子。

6年3座城帶4個孫子,婆婆帶娃,中國現代家庭不能承受的痛

那麼當家長真的由於一些狀況難以去照顧孩子,從而求助於自己的父母,這個時候家長們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可以減少家庭矛盾的出現,避免劉奶奶的悲劇出現呢?

第一,在孩子出生前家長們就要做好規劃。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照顧孩子這件事情有力不從心的感受。實際上是由於它們在等待孩子到來的這段時間裡面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關於孩子出生後該如何照顧他,如何協調工作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第二,家庭成員之間應該進行合理分工。

最好的準備工作應該是全體的家庭成員都一起來討論在孩子出生的一道三年裡面各個家庭成員的分工是怎樣的,這樣子有助於減少家庭矛盾出現的幾率。

第三,可以提前去學習他人的育兒經驗。

現在晚上育兒神器層出不窮,多去論壇逛一逛一些育兒寶媽們的育兒經驗,可以從裡面學到很多,而且也可以看到一些育兒方面的使用新科技的工具,比如溫奶器之類的,可以很好的解放雙手,節省自己照看孩子的精力。

6年3座城帶4個孫子,婆婆帶娃,中國現代家庭不能承受的痛

其實只要家庭成員之間多溝通,多交流,多一起計劃,自然就不容易因為長期的情緒累積,出現家庭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