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鄭伊健之後,港圈再無巨星

香港電影當年有多輝煌,想必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心裡都是清楚的。

層出不窮的優質電影,百花齊放的實力派演員井噴,加上那時候大環境確實好,以至於稱那個年代為"黃金盛世"也毫不為過。

但是時光荏苒,如今的香港電影日薄西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細細品味一番,或許香港電影的沒落,正是從鄭伊健開始的,他或許是香港影壇,最後一個被稱得上是巨星的人。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可能這麼說會讓很多人不服氣。

因為現在還活躍在影壇的香港影星,依舊還有張家輝,古天樂,劉青雲等巨咖,也有謝霆鋒這樣的中生代影帝。

說香港影星青黃不接,或許大家都還能接受,但是說他們後繼無人,顯然無法成立。

但是小編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著自己的理由。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鄭伊健的成就,港圈可能再也沒人做得到了

首先一點,小編承認目前來說,張家輝,古天樂以及謝霆鋒等人,比鄭伊健的名氣要大。

鄭伊健已經很久不在大熒幕上營業了,基本上也就是一年一部作品的樣子,今年還沒有推出過新作品。

相比起上述的男藝人,鄭伊健擁有的資源,或許已經比不上了,但是鄭伊健在香港電影即將走向沒落之時,做到的兩個方面,是目前這些人還做不到的。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1、票房保證。

近年來,鄭伊健參演的電影作品,基本上爛片居多,很多媒體甚至嘲諷他是票房毒藥,可是在巔峰期,鄭伊健就是票房保證。

不管是《古惑仔》系列,還是《風雲》以及《中華英雄》,當年都是票房奇蹟的存在。

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圈,除了雙週一成,很難有人在票房上跟鄭伊健一較高下。

當然了,可能那時候的數字,跟現在張家輝等人取得的票房不是在同一個高度上,可是要知道,那時候還是個光盤和錄像帶的年代,鄭伊健的電影,遠銷海外的盜版,都是難以計數的存在。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不然憑什麼《古惑仔》從未在內地上映,依然有那麼多人看過,成為他的影迷呢?

除了香港和內地之外,日本,韓國,乃至整個東南亞,鄭伊健在當時都具有超強的號召力。

這也是古天樂等人在數字票房上領先他,但是從未走進國際市場,難以在巨星成色上超過鄭伊健的原因。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2、代表作。

看到"代表作"這三個字,再聯想到鄭伊健,是不是不由自主的就會浮現出《古惑仔》?

這已經成為很多人不假思索的事情。

但是古天樂呢?張家輝呢?謝霆鋒呢?在談論他們的代表作時,是不是在腦海裡還要好好想一想?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我們先不談《古惑仔》系列電影對社會到底造成了什麼楊的影響,但是"陳浩南"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伴隨鄭伊健一生的符號。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這或許有點"悲哀",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又何其幸運?

因為很多人,在演藝圈奮鬥一輩子,依舊沒有讓觀眾記住自己哪怕一個角色。

從榮譽上來說,已經拿到過金像獎影帝的古,張,謝等人要比鄭伊健強上不少,但是就作品影響力來看,他們還沒到鄭伊健這個層次。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鄭伊健見證了香港電影的沒落,而古天樂等人,顯然不是救世主

其次一點,鄭伊健所處的大環境,比張家輝等人要好上不少,因為自己正趕上了香港電影最後的輝煌。

那時候張家輝古天樂等人,還沒有成為領軍人物,他們那時候還沒有擁有幫香港電影延續輝煌的能力。

當鄭伊健走向下坡路之後,他們就算在巔峰期,也沒能把香港電影帶向另一個高度,不管是作品的影響力和傳播度,都已經不能和鄭伊健的巔峰期相比了。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現在的港片,票房再高,也很少有上十億的作品,老一套的劇情,老一套的演員班底,已經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

除非質量上佳,才能產生一點水花,可這也是香港導演們最後的榮光了,感覺他們的才華,已經到天花板了。

隨著內地各種青春偶像片,大IP古裝劇的衝擊,香港電影日薄西山已成定局,古天樂等人,已經無力迴天。

成龍,周潤發等老一輩香港巨星都已經撐不起票房,周星馳久不出山,最後的情懷或許都以被時間消磨殆盡。


香港影壇,從鄭伊健之後,再無巨星

年輕一輩的香港演員,說實話,根本就沒聽說過幾個,他們的明星效應,全部集中在少數中生代,甚至是老一輩明星身上。

香港影壇再想出一位能成為文化輸出的巨星,難上加難,古天樂等中生代演員如果做不到,年輕一輩想做到,幾乎沒有可能。

所以說,以作品影響力和票房兩方面為判定標準,自鄭伊健之後,香港影壇,再無巨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