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父親生病,想要老公去照顧,他回:“休想,我媽生病你咋做的?”

01

婚姻,就像是一葉行駛在湖面上的扁舟,這葉扁舟的方向,是兩個在婚姻裡的人共同決定的,只有心一致,方向才能一致。

如果兩個人,每個人都不肯妥協,只顧考慮著自己的既得利益,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行駛,自然是一場逆水行舟。

前兩天的時候,我聽一個朋友訴說了自己的婚姻觀,她的觀念大致歸納就是:“我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在她的眼中,很多事都是吃力不討好。

比如,她認為自己結婚以後,依舊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放在前面,不會去妥協任何事,尤其是婆媳關係,她說不會去孝順婆婆,因為婆婆沒有養過她,那是她老公的責任。

我當時多問了一句:“如果你的婆婆是個好相處的人,你也會這樣嗎?”

她說是的,按照常理來說,她並不認為自己這樣有什麼不對,有時理性一些,萬事也就順理一些。

我認為,她這個道理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成立,但是如果放到實際生活中,卻真的行不通。

最起碼的是,如果兩個人都結婚了,還把“你”和“我”分得如此清楚的話,這段婚姻是難以真正幸福的,也無法走進彼此的心裡。

如果一個人在婚姻裡不肯付出,完完全全只是去考慮自己既得利益的話,那不叫婚姻,那叫合作關係。

婚姻,不是一場比較,也不存在誰輸誰贏的情況,兩個人是一個整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只有先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在婚姻裡少掉一些抱怨。

父親生病,想要老公去照顧,他回:“休想,我媽生病你咋做的?”

02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兩個完全契合的人,無論你嫁給誰,婚姻都必定有委屈和妥協,這是無法避免的。

但這也並不完全是壞事,當然前提是:不能只是你一個人妥協,也需要對方在這段關係裡不斷改變和完善自己。

最後,你會發現在這個不斷妥協的過程中,兩個人的關係其實是越來越近的。

婚姻裡,我不贊同一個人去遵循完全的利己主義,雖然我發現現在這種想法的人越來越多。

我認識一個女生,她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其實,她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只是初戀的時候愛得太滿,結果被男生騙了錢,對方還背叛了她,她被傷得很深,之後3年都沒談過戀愛。

然後她就走上了相親的道路,相親相得不少,只是成功的概率太小,有一次和她聊起來,我才發現她面對婚姻理智得可怕。

她說自己再也不會那麼傻,苦苦地對一個人好,結果到頭來把自己活成了笑話。所以,相親的時候,她考慮的不再是感情,而是自己要怎麼在婚姻中利益最大化?

比如,她提出一個觀點:她要在婚前買房,婚後她的工資還房貸,而她老公必須要負責家裡所有開銷還有養她,她不會給家裡出一分錢。

我說:“你這樣會不會分得太清,如果對方有房,你也非要買嗎?沒必要吧,他條件好還不說,要是你們都還著房貸,然後他還要負責一家人開銷,會不會壓力有點大?”

她說是的,她必須要買房子,這是給自己的保障,萬一離婚了,不會沒有地方去。

我說她是杞人憂天,都還沒結婚,就想到要離婚的情況,要是自己都不對婚姻抱著美好的期待,那這段婚姻怎麼能好呢?

她堅持自己的觀點,最後在28歲的時候終於遇到一個支持她觀點的人,對方大她5歲,急著結婚,認識不到四個月,他們就舉行了婚禮。

父親生病,想要老公去照顧,他回:“休想,我媽生病你咋做的?”

03

婚姻裡,比無愛更可怕的是,兩個人之間絲毫沒有同理心。

結婚以後,她把兩個人的經濟分得很開,反正不允許自己吃虧,不過她除了上班,家裡的大小事務都還是她負責。

這是兩個人說好的,她的老公負責了經濟,就不復負責家裡的事務。

後來有一次,她的婆婆生病,老公想要她去照顧,說自己要上班沒有時間,而她休息時間是比較多的,即使請假,扣的錢也會少很多。

她不肯,搬出了那套理論:“那是你的媽,我允許你去盡孝心,但不關我的事。”她的老公無奈,自己請了假,耽擱不少時日。

她的老公說她狠心,居然真的可以對自己母親做到不聞不問,而她說自己沒錯,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責任。

雖說兩個人的婚姻有著不少矛盾,但衝突都不是很大,所以婚姻也還是一直能夠得以持續。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禍,後來她自己的父親也生病了。

她父母早年是離了婚的,她跟著父親,父親生病以後沒人照顧,那段時間她剛好準備參加一個項目的培訓,需要去外地一段時間,想要她的老公幫著照顧一下。

原本她以為,老公是不會拒絕的,沒想到聽完她的要求後,她的老公抱起雙手,冷笑道:“休想,我媽生病你咋做的?”

她的老公回了同樣的話給她,說那是她的父親,沒有生他養他,盡孝是她自己去盡,不關他的事。

後來,她放棄那次培訓機會,心裡因此一直耿耿於懷,說想離婚,這樣的婚姻生活下去也沒意思,因為她沒有感受到愛。

愛情裡,尊重、愛和理解都是相互的,如果你想在對方身上得到這些,你就不能只是要求他,也要問自己:這些東西,你都給他了嗎?

沒有任何一份愛,是理所當然的,不然得到也會失去。

父親生病,想要老公去照顧,他回:“休想,我媽生病你咋做的?”

04

從道理上來說,我們可以把兩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分開,但是從道德上而言,人心才能換人心,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在婚姻裡,如果你去計算得太多,也只能換來對方的計算,同理,你的理解也會換來對方的理解。

我有一個發小,她的母親和奶奶年輕的時候不和,無非是年輕時候的家長裡短,她的奶奶的確有很多事做得偏心,所以她的母親耿耿於懷多年。

但不和歸不和,後來她的奶奶生病,她父親去醫院照顧的時候,母親還是沒有置身事外,每天都做好飯送過去,還主動提出來讓她父親回家休息,她來照顧兩天。

她道,母親平時嘴裡說了不少狠話,結果關鍵時刻卻都沒做到。

她的母親說:“我和你爸也沒準備離婚,都過了大半輩子,難道真的讓他一個人守在醫院?我始終還是放心不下他的身體,要是我真的不管,你爸爸心裡也會難過的。”

其實,她父母的婚姻也是吵吵鬧鬧一輩子,她甚少從他們身上看到愛情,但在那個時刻,她認為他們的愛情只是隱於生活的柴米油鹽而已。

後來,她的外公摔斷了腿,她的母親讓父親去照顧,她的父親二話沒說就去了,盡心盡力,從沒有半句怨言。

回來的時候,她說父親那段時間鬍子都沒好好刮,看起來滄桑不少。她的母親嘴裡不說什麼,但明顯家裡的菜飯豐盛了許多。

婚姻,不就是兩個人的相互扶持和鼓勵嗎?如果你決定要和對方在一起,真的不要太去計較種種得失,計較得多了,愛就少了,你會發現反而越來越不幸福了。

幸福,不會站在原地等你,它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創造並且追逐的,你只有先相信它的存在,願意踏出第一步,才能夠最終擁有它。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