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基層、中層、高層管理人員的三個作為

員工是企業根本,而領導員工發展的管理人員則確保企業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只有當管理人員的決策都是正確的,才能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而每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又被分為三個層次:基層、中層和高層,也正是因為管理層次的不同,各自的側重點作為也不同。現在企業運營君將自己對三個管理層次的側重點進行歸納總結,望能有所幫助。

基層、中層、高層管理人員的三個作為

在道明三個層次管理人員的側重點之前,需要明白三個管理層次的不同。

1. 基層管理人員

基層管理人員直接作用於公司員工,確保員工能夠達成相應的參數產量,同時也負責公司產品的直接生產與質量監管,往往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是所找到的第一負責人就是基礎管理人員。

2. 中層管理人員

中層管理人員銜接著基層管理人員與高層管理人員,坐鎮公司的日常後勤,確保公司內部的穩定,決定著公司內部的大小事務,同時揹負著公司的內部數據考核。

3. 高層管理人員

高層管理人員往往決定著公司發展的大方向,同時負責公司對外項目的直接簽單負責,以及對外客戶的擴展合作,而因為職責的區別,部分高層管理會直接管理公司內部的項目發展。

基層、中層、高層管理人員的三個作為


針對三個管理層次的劃分,企業運營君對其側重作為劃分總結:

1. 基層管理人員能抗事

若是產品生產出現問題,責任追究是基層管理人員,若是面對問題的出現,基層管理人員選擇推卸責任,想要從員工中找一個替罪羊,不僅會讓員工心生不安,還很容易造成員工人才的流失,誰也不能拿確定下次會不會是自己成為替罪羊。所以作為基層管理員工 一定要能抗事,只有讓員工有一個安穩的發展空間,員工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當然抗事並不代表不追究員工的責任,若不然員工犯錯沒有懲罰,那麼誰也不敢下次還會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2. 中層管理人員敢抗雷

中層管理是許多企業中最為輕鬆的一個層次,但是這僅僅是在上下都一片安穩之時,若是上級發現問題,下級又出現問題,最忙的也是中層管理人員,因為中層管理人員屬於兩個階層的銜接處。同樣當公司發展碰到了問題,因為本身已經進入了決策管理層,所以也需要想方設法的為公司抗雷,幫助企業渡過“雷區”。

3. 高層領導能抗責

不是所有的決策都是正確的,作為高層領導,在做出決策時就應該想到失敗後所需承擔的責任是不是能抗下,若是不能那麼就不應該匆忙決策。

記得在前幾年非典發生時,許多行業所在企業都被政府規定無法開展業務,員工也因此而無事可做,當時不少企業公司都選擇歇業因為這樣就能節省發工資的費用。但是有一家企業經過高層討論後,選擇了休假,即工資照發,但是卻不用上班。

可以說這完全是看運氣,若是非典問題長時間不能解決,那麼這公司就將被拖累而死,而這樣的責任也將成為所有參與決策人員的汙點。而在非典過去後,那些歇業的公司紛紛元氣大傷,因為歇業後不少員工都選擇了從新尋找工作,所以都需要重新招人與重建團隊。而選擇休假的則有了迅速發展的機會。

若是在做出決策時都不敢承擔、面對責任,那麼也只能如同其他公司那般,選擇歇業,最後自然不會有這麼好的發展機會。所以作為企業高層,既然決定則公司發展的大方向,那麼就需要做好決策失敗後的責任擔當。只有能夠抗下責任、面對責任,企業下級才能安心發展。

基層、中層、高層管理人員的三個作為


企業發展需要所有成員的努力,而作為規劃企業發展方向的管理層,更是需要做好各自的側重點,勇於承擔和麵對各自的負責問題,若是誰都選擇推卸,那麼企業的發展只能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