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萊西市姜山鎮匯聚“能人”力量帶動鄉村振興

萊西市姜山鎮匯聚“能人”力量帶動鄉村振興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在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推動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萊西市姜山鎮從解決“領頭雁”弱化的頑疾入手,全面調整優化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充分發揮“能人效應”,積極做實推動鄉村振興的組織準備,造就了一批帶領群眾奔小康的“紅色尖兵”。

  在姜山鎮後張家莊村,連綿成片的大田裡,成熟的甜瓜、西瓜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後張家村黨支部書記高騫說:“去年,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把生態綠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對村莊道路硬化、生態綠化,實行高標準打造,形成“一街一景”的村莊特色,打造了紅楓一條街、桔樹一條街、楸樹一條街、海棠一條街、黃金柳一條街等七條主幹街道。”除此之外,黨支部充分立足姜山工業園區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通過強化服務,築巢引鳳和以商招商,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目前全村落戶內外資企業達到10多家,村裡有300多名村民成為“上班族”,月工資4000多元,及早過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一個領頭人帶活一個村。後張家莊村的蛻變不是個例,姜山鎮大河頭村是一個“一腳踏三縣”的偏僻地,離萊西市區40公里,全村共有2000餘人,三分之二屬嶺溝貧瘠薄地。如此偏鄉野土,村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大河頭村黨支部從改善村莊環境入手,築巢引鳳,吸引了金大皮革、榕昕牧業等14個內外資企業落戶,項目總投資1.6億元,安置本村勞動力600餘名,全村5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部分村莊因地理位置偏遠,村黨支部軟弱渙散,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存在結構不優、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等問題,成為阻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進程的重要瓶頸和末端梗阻。俗話說,黨支部強不強,全看“領頭羊”;一個好支部,帶動一村富。種種實踐,讓姜山鎮意識到,調整優化村黨支部隊伍,發揮“能人效應”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發展勢在必行。

  經驗沒有“範本”。在今年4月20日至21日,該鎮重新選舉產生了12個社區黨委,全鎮94個村級黨組織、20多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全部納入12個社區統一管理,大區域黨建的組織架構已經形成;4月26日,94個村委會撤銷工作已全面啟動,截止4月31日,94個村全部履行完撤銷投票程序,各村莊成為自然村,分別成立村委工作小組主持村務工作,12個社區村委會將按程序組建,並從深化拓展黨支部領導的村級民主政治配套建設入手,在全鎮每個社區推選1個重點村進行村規民約制定推行試點,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村規民約,用道德、輿論、懲戒等方式提升村級的文明程度,進而促進良好村風、民風的養成。

  下要下得心服口服,上要上得有理有據。結合社區黨委選舉,該鎮進一步放大能人效應, 把5名政治過硬、對黨忠誠、工作能力突出、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群眾威望高的優秀黨支部書記推出來,發揮他們在相關區域是“自然領袖”的作用,通過組織手段,放大他們的影響力,擴大他們的管理權限,以強帶弱,能人治村,加強薄弱村黨的領導。目前,成熟的有姜山三村、大河頭村、前垛埠村、柴嵐村、後張家莊村、全家屯二村6個村的支部書記,這6個村分別與周邊的15個薄弱村成立黨總支,5名優秀支部書記被推選為黨總支書記,其他村黨支部書記任黨總支委員,各個村莊的債務債權仍然獨立核算,村級重點事項、主要問題、村莊管理全部由黨總支統籌管理,放大“能人效應”,進一步加強軟弱渙散村黨的領導,把軟弱渙散村治理提高到黨總支、社區黨委層面解決,讓他們有幹頭、有奔頭、有甜頭,從而能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幹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