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品讀濟寧 ▏城南的太白湖為何原名叫小北湖

太白湖,原名小北湖,位於濟寧市城南6公里處,總面積為18000畝,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北端的一部分。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運河與牛頭河(現在濟寧境內的老趙王河前身)之間修築了一條長4.2公里的橫堰,將南陽湖北部隔開,初步形成了北湖。

品讀濟寧 ▏城南的太白湖為何原名叫小北湖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橫堰以北2.5公里處又修築了一條3公里多長的橫堰。清咸豐五年(1855年)七月,黃河在河南省蘭儀縣銅瓦廂決口,把北湖攔湖的兩道土堰全部淹沒。1973年5月,當時的濟寧縣在原來二道堰的基礎上,加固續修大堤12公里,建成了濟寧北湖養殖場。1995年,開始興建北湖旅遊度假區。

太白湖東靠老運河,西臨京杭大運河,形成“雙河抱湖”的格局,鳥瞰太白湖則呈現出“二龍戲珠”的宏偉景觀,是曲阜懷古、泰山攬勝、梁山攢義、微山湖觀光旅遊環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譽為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品讀濟寧 ▏城南的太白湖為何原名叫小北湖

太白湖相對封閉,無汙染,水質清新,水面遼闊,氣候宜人。每逢盛夏,千頃荷花,竟相開放,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由於北湖地處暖溫帶,為魚類等生物生長、繁衍提供了條件。僅天然魚種就有82種,各種底棲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植物300餘種。太白湖及其周邊淺水溼地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東方白鸛、大天鵝、小天鵝、震旦鴉、小鴉鵑、水雉、黑翅鳶等珍貴鳥類,已經記錄到的大約有200多種鳥類。

品讀濟寧 ▏城南的太白湖為何原名叫小北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