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書中自有黃金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文摘

無論是從業績還是從規模角度,高毅資產都可以被視為中國當下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之一。高毅資產的起點本身就是一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難以企及的,14座金牛獎的光環足以將人“閃瞎”。

幾年以前,高毅資產創始人邱國鷺曾寫過一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記錄的是他個人的投資心得,而這本《投資中不簡單的事》則劃歸為高毅資產的作品。

目前我看到的(忽略我讀書少)有關價值投資在國內的最好的方法論合集,而且作者都是在國內擁有優異業績的一線基金經理。

精彩摘錄

(一)馮柳的鐘擺理論

任意給你一張鐘擺截圖,你是無法判斷它下一步擺向的,但如果給的是極限位置的圖,你就能輕易地判斷出它未來的方向。

頂底的構造區間一定是簡單可認知的,這與我之前所說的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是極限概念而非低估概念是一個道理。

市場是價值基礎上的衍生物,是價值通過人性的映射,它由價值決定,但又比價值複雜。

我們參與市場的時候,要聽最強者的聲音,尊重對手,跌的時候要聽空的人的聲音,漲的時候聽看多的人的聲音。

抄底是為了彌補研究能力的不足,所以希望在最負面的情境下進場。但是,抄底必須是站在最強者的邏輯上,把最悲觀的邏輯列出來,當覺得最悲觀的邏輯成立也不怕時,才可以去抄。

不和能決定你命運的人去爭執對抗是我過去讀史時的體會,對錯是由強者來裁定的,其他人只應去觀察決定強弱的因素和其改變的契機,否則就是幼稚和迂腐。

那些什麼錯誤都沒有犯的人都有可能遭遇無法接受的代價,比如交通事故中無過錯方遭遇的永久傷害,那樣無法想象的痛苦也得接受,何況股市投資裡因為錯誤而產生的這些損失呢。心平氣和地面對可能的錯誤所帶來的損失,然後更深入地思考和準備,以使自己不要承受那些無法承擔的風險就可以了。

(二)

1、王世宏的護城河與創新。

創新比護城河更重要。創新是質的競爭,護城河是量的競爭。護城河為核心的投資一定要在創新很難發生的領域,例如食品飲料。先看創新再看護城河。

2、創新的歷史

書中自有黃金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文摘

(三)王世宏:正確的投資就是將自身的投資邏輯與自然、社會規律相吻合。投資本質上是看投資者的邏輯框架和世界運行規律的契合程度,以及投資者對於世界的理解和世界實際運行的契合程度。儘可能將自身的投資邏輯與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經濟運行規律相吻合。這些規律是現成的,可以用來充實自己的投資框架;投資邏輯和經濟運行規律的契合程度越高就越合理,越有可能創造長期的高收益率。

(四)研究最重要的問題。

第一,時間是每個人最稀缺的資產,要研究最重要的問題。以企業老闆的角度去思考大問題。

第二,在正確的路徑上持續積累。

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一個人從平凡變成專業的必要條件。對於學習期間學習很好的“學霸”們來說,入行不久經常會有一絲迷茫,會比較著急,這就需要樹立正確的心態。一個研究員要做到成功,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判斷的成功案例和錯誤案例。正是那些刻骨銘心的成敗,幫助自己成長。

長期趨勢明顯向下、行業底部難以判斷、總體估值又不低的行業,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把5家公司研究到90分,遠比把20家公司研究到70分要容易的多,而70分的研究是沒有阿爾法價值的。

對於新入行的人來說,要先從一個重點領域入手,學習做深的方法,並把這個方法逐步拓展到其他領域。

(六)鄧曉峰

我個人的體會是,對行業的認識,可能要花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一邊研究一邊慢慢培養感覺,某個時候會豁然開朗。看行業的基礎資料,參加行業的研討,聽別人是怎麼講的,培養感覺,至於什麼時候豁然開朗,急不得。

水電這門生意很簡單,只需計算幾年把負債還完,本質是項目資源+槓桿的生意,但是高回報。

市場既有效率也無效率,主動管理的投資人要利用這個市場,無效波動時發現價值,市場有效時實現價值。通過研究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我們賣出有三個原則:

•發現最初對公司的判斷和假設出現錯誤。

•股價的漲幅達到預期價位,公司風險收益比達到預期。

•在類似的資產裡發現了更好的選擇。

(八)邱國鷺

中小公司更多地處於靠個人英雄主義的階段。有一兩百億以上市值的大公司,更需要依靠一種機制而不是個人。所以對大公司的分析,更需要看這家公司中層的KPI是怎麼定的。

(九)孫慶瑞

這個邏輯如果不斷得到市場的驗證,我就會堅持判斷。而如果市場在這個邏輯上出現一些變化的時候,我會沿著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一下所有的邏輯。我會把影響股價的邏輯,所有層面,自上而下一條條地理一理,來判斷市場是不是真的發生了變化。

書中自有黃金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文摘

想了解全書的朋友可私信我,開卷有益,交流學習,共享電子版書籍

書中自有黃金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