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這部影片的製作公司是“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高地製作。公司的老闆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伕婦。這是一部記錄片,記錄了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把企業辦到美國。美國員工與中國企業的文化衝突。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主要矛盾集中在美國人不適應中國文化之下的工作方法。確切的來說:美國人沒有辦法像中國人一樣的吃苦耐勞,所以中國企業認為沒有時間效率,拿錢不幹活。美國人卻說中國工廠不注重安全、環保。所以企業的員工和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還針對曹德旺的企業“福耀”發起了激烈的工會運動。激烈程度不亞於“安源煤礦運動”。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先來說說“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UAW誕生於1935年,最早是作為美國勞工協會的一部分附屬存在。同年,美國通過《國家工人關係法》,其中規定任何公司想要擺脫工人協會都是違法的,UAW成立之初是為了代表汽車工人向汽車公司要求更高的薪資待遇和更好的福利。而一開始企業主們並不同意。於是1936年,UAW組織了針對通用的工人罷工運動。這一次罷工讓企業主們首次見識到了UAW的厲害之處,由此也奠定了UAW在汽車工人協會中的領導地位。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剛開始確實是企業家們對待工作十分的苛刻。勞動條件非常惡劣,工人受傷時間時有發生,工作時間內不允許上廁所,工作時間長達12—14個小時,工作六天休息一天。隨著時代及社會的進步,美國人的待遇也水漲船高。比如通用現場普通操作工人,時薪能達到28美金,摺合人民幣一個月能掙3萬多。而福耀在美國招聘的美國工人,大部分是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福耀給予這群美國人的時薪是12美金。工作八小時,每週工作五天休息二天。一個月摺合人民幣也有一萬七了。但是他們這群人念念不忘當年通用給到他們的優厚福利。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全世界的企業家都是逐利的。當收入的所求超過了生產所創造的財富。企業主們是沒有動力繼續擴大生產的。更嚴重的將會關門大吉。強大的汽車工會,使廠商的降薪努力步履維艱,更遑論減員增效。當它難以改變現狀的時候,它只好搬到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加高,能夠賺錢的地方去。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成了催促工人對抗企業的組織,且這種對抗不留餘地。像福耀這樣投產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工會想到的不是如何幫助工人和企業利益相互統一,儘快幫助企業盈利繼而改善工人待遇。而是想著施壓,逼迫福耀讓步,無異於殺雞取卵。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對於資方來說,工會無疑是個“攪屎棍”。可是對於勞方來說,工會真的幫他們解決問題了嗎?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把企業逼急了,逼走了,逼死了,那些芸芸大眾又靠何謀生呢?你工會會去管那些失了業的勞工嗎?顯然不可能。對底層真實生活一無所知的人們,最樂於不顧事情的複雜因果性濫抒同情,他們的訴求無非讓企業與員工的合作更困難,從而製造社會麻煩,他們往往還自鳴得意不自知。勞聯-產聯的合併標誌著工會已經逐漸轉變為一種代表勞工利益的制度與機構,而不再是一種社會對抗運動。所以最後福耀取得全面的勝利。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有一個細節比較有意思。一個美國的主管在福耀的年會上看哭了。他的解釋是:“這個世界太大了,但是我們是可以互相理解,結合在一起的”。對於這個事情,我是這樣考慮的:這位美國主管他是怎麼想的。想完之後他說的是什麼?我們觀眾看到之後是怎麼樣的?其實看到這種年會,我是覺得不喜歡的。裡面的演員大部分是福耀自己的員工,當然這種自娛自樂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不令人滿意的。恐怖谷效應有這樣的解釋:“如果他對一個國家、一個文化,完全陌生,那麼他只要在其中發現一丁點的和自己日常生活相似點,他就會感到親切,然後感動,但是如果他對一個文化足夠熟悉了,他就會忽視那些他熟悉的東西,比較容易看到那些他覺得刺眼的。”也許我把自己代入了表演者的角色,所以很反感。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我這裡說一句題外話,我很不喜歡像記錄片裡的福耀玻璃的早會,年會里充滿了雞血和勵志,會讓我覺得起雞皮疙瘩。這絕對不是激動。我很反感早會要唱歌,喊口號。做打氣動作的。但是據我參加過並熱衷於這套的同事來說,確實是有取得凝聚力。我不置可否。有一個美國主管從中國培訓完後,回來也打算學習這套紀律。在開工前讓美國工人站在那裡報到。這群美國人就顯得和我一樣。特別的抗拒。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我們中國人歷來也不能說逆來順受,只是文化如此。前去美國工作的中文人員在聽到“可以釋放自我,哪怕是開美國總統的玩笑都不會有什麼後果的。”的言語在公眾場合說出來時,臉上明顯的驚訝表情。中國主管向拍攝團隊展示他虛與委蛇的工會的頭目。並揚言兩週之後開除他。以及中方的管理層粗暴的表示在中國想要誰什麼時候來加班都可以。為什麼在美國不行?中方的高層在給中方人員鼓勵時:自己經常被人認為只有四十多歲,實際上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他服務了福耀工廠幾十年了。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年輕?因為“我有激情”!這些的種種的可以稱為文化的東西,已經深入骨髓了。對於大多數在工廠打工的人來說,他們成長的背景貧乏,教育缺失,他們能獲得工作機會並且還有加班工資可拿,哪怕不多,那也是好的,不然那些時間也是打遊戲、睡覺、喝酒等等瞎打發過去。我們並不知道,在資本和勞力的互相借力過程中,資本是碾壓性的,它從不曾真正地試圖與勞力和解及共生。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後來美方所有工人時薪增加2美元。美國工人的臉上並未呈現出太多欣喜,他們的表情意味深長。但是在公司和員工、資本和工人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本來也應該是站在利益對立面的中方員工與公司,卻都跟公司站在了一方。房租保險各種成本一直漲,如果沒有工資收入,生活將難以為繼。只能站在錢的這一邊。我們中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這部記錄片帶給我的衝擊很大。同時也讓我思考良多。我參加工作也十二年的時間了。有大學同學和同事在同一種的行業內。工作了這麼多年以後,價值觀、世界觀為什麼相差如此之大,對事情的思考方式(或者叫方法論)為什麼完全不同。從事的技術、行業可能不是塑造一個人世界觀的唯一因素。但是工作之中,每時每刻遵循的流程、制度,會很大程度影響你對世界的思考方式。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時代在發展。就像影片裡說的一樣,因為效率的問題,機器人的進駐生產線,線上工人將會被裁掉。這是時代的浪潮,沒有人能躲避得了。這是一個人人自危的時代。因為淘汰你,連招呼都不會給你打。

美國工廠 懶惰的美國人


推薦指數:★★★★★

個人評分:★★★★☆

好片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