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英國國防部發布《國防科技框架》

英國國防部發布《國防科技框架》

2019年9月,英國國防部發布《國防科技框架》(下稱框架),對推動英國國防現代化及軍事能力變革的重要技術進行了戰略性評估,重點關注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七大技術群,並闡述其最具潛能的軍事應用領域,以支撐英國防部“技術引領的現代化”戰略,積極推動先進新技術的前沿軍事應用。

英国国防部发布《国防科技框架》

七大技術群

英國防部認為,這七大技術群是推動國防部各項活動創新及根本性變革的技術領域。

英国国防部发布《国防科技框架》

①先進材料。廣義而言,先進材料包括但不限於納米技術、先進製造材料、合成生物學的相關應用,以及具備有用特性的新型分子結構材料(如石墨烯、超薄材料等)。

②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

三項新興技術均利用計算機處理、算法開發、數據收集和存儲、電子連通性等能力,將對各領域國防活動產生深刻變革。

③自主系統與機器人。自主系統利用傳感器和其他數據來收集環境信息,利用先進算法和人工智能對信息進行處理和理解,作出響應決策,執行任務。

④能源及其存儲、轉換與傳輸。能源存儲、轉換技術提供了能源利用的多種形式。英國國防部尋求新型能源收集與存儲方式,包括利用下一代電池和燃料電池。

⑤傳感器。傳感器可部署於在各種環境下運行的平臺。感知技術類型繁多,包括:電磁感知、動力感知、聲學感知、定位導航與授時(PNT)感知、量子感知及傳感器融合等,可為各層軍事決策提供依據。

⑥先進電子與計算。先進電子和計算主要用於信息處理、可編程系統等,包括基於硅的數字信息處理技術、專用芯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專用集成電路(ASICs)、片上系統計算板等。

⑦效應器技術。效應器旨在改變目標特性以及與其他技術(如傳感器和先進計算等)集成後可構成武器系統的技術,具體包括當前常規或新型/下一代爆炸物或彈頭、網絡和電子戰技術,以及定向能武器技術。

應用領域

英国国防部发布《国防科技框架》

①太空。一是用於衛星通信,為全球英軍提供數據和聲音支持。二是情報監視偵察,監視所有作戰域,提供態勢感知、開展情報收集併為決策提供依據。三是定位導航與授時。四是太空態勢感知。五是加強太空能力與彈性,確保太空資產得到有效防護。

②平臺。英國已為新型平臺和系統(包括兩架新型航母、F-35戰機、現代化武器、作戰車輛等)投入巨資,為2025年聯合部隊提供支持。

③全面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系統提供的態勢感知能力可為軍事作戰提供支持,對於奪取戰略和作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④現代化的後勤與保障。國防應用包括:一是裝備設計、開發、採辦、儲備、運輸、分發、維護、回收處置。二是人員運輸。三是設施的採辦、建設、維護、運行、處置。四是服務採辦、供給。五是醫療與服務保障。

⑤增強網絡及電子戰能力。框架認為,未來網絡空間和電磁頻譜將發展成為一個通用信息作戰環境,因此將促使相關技術的進一步融合。網絡空間是國防部規劃、後勤和作戰能力的基礎;電子戰提供的情報可保護人員及平臺免遭威脅;聯合使用網絡和電子戰進攻性地欺騙或拒止對英軍電磁頻譜的感知、理解、通信、攻擊的能力;拒止、降級或摧毀其他聯網軍事能力。

⑥下一代武器系統。國防應用包括:一是增強精確制導和“智能”彈藥,後者可將目標與周圍環境進行區別,提供定向殺傷力。二是用於替代性武器(包括進攻性網絡和低殺傷武器)。三是可為下一代武器提供可擴展的效應或暫時效應。

⑦彈性通信能力。通信能力為所有現代軍事作戰及軍事任務提供支撐,特別是為指揮控制、後勤規劃、無人系統操作以及人員和作戰信息交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⑧人類增強。人類增強是指利用相關技術來實現人類身體/認知暫時或永久的效能提升。

⑨下一代指揮控制。旨在指揮、協調多軍種在多個作戰域的軍事意圖和活動。主要作用:一是通過各種信息和情報掌握態勢並預測行動結果。二是通過制定與任務相關的願景和路線實現軍事意圖。三是為組織活動與資源所需的決策和規劃提供支持。四是指示資源的使用,將計劃轉變為行動。五是對情況進行監視和評估,促進各行動參與方之間的有效合作。

來源 :英國國防部網站等/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申淼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