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馬背上的匠心傳承


「邊疆時空」非遺記憶 |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馬背上的匠心傳承


蒙古族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馬具製作經驗,出現了眾多的馬具製作匠師,精湛實用的馬具製作工藝已成為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具製作融木工、刺繡、皮毛、金屬等工藝於一體,在蒙古族傳統手工藝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馬鞍用柳木、榆木等打造而成,籠頭、馬鞍、馬鞭、繩索等的製造採用皮革工藝,馬鐙、馬環、馬釘、馬箍等則以金屬工藝製成。部分馬具還要鑲嵌玉、石、骨、貝殼等,褡褳(放在馬鞍上的口袋)要繡上吉祥圖案。科爾沁左翼後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這裡的馬鞍、馬鐙、韁繩、褡褳、馬籠頭等馬具以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風格為世所重。

「邊疆時空」非遺記憶 |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馬背上的匠心傳承


馬具是草原遊牧文化的標誌,凝聚著手工藝人的聰明才智,它的產生在北方草原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馬具製作綜合多種工藝,集中體現了蒙古族的審美意識及其民族文化特徵,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馬具的加工製作方法中蘊含著一定的科技因素和文化信息,很難用現代技術取代,有其特殊的工藝價值。

「邊疆時空」非遺記憶 |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馬背上的匠心傳承


長期以來,馬具製作一直是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重要產業之一。目前科左後旗的馬具製作匠人已散佈到旗內各地,老藝人年事已高,年輕的傳承人又寥寥無幾,馬具製作技術已瀕臨失傳,急需有效保護。

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