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為何李白饞到胃疼,卻“三謝不能餐”?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每一個吃貨心裡,都存著一樣美食,如水中月、霧中花,想一親芳澤,又恐美夢破碎。

我心中的是雕胡飯。

在無數典籍裡見她驚鴻之影,而且貼著數不清的標籤:

世上最貴的飯、穀物中的魚子醬、李白的最愛、盛唐時最頂級的米飯、惹無數詩人歌詠、曾為六穀之一如今卻難見蹤影……甚至,她的名字都存爭議。

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我把雕胡飯獻給你。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前傳

之所以寫雕胡飯,完全是機緣到了。

之前寫“長山宴”發現了野米,就是眾裡尋他千百度的雕胡飯;緊跟著,去無錫山水藍園,又看到老翁採茭白;今天,筷子夾起寶堰的茭瓜炒青紅椒,彷彿聽到美女的嬌嗔:都這樣表白了,你還不眷顧嗎?

好吧。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也許我曾在一些冷飲中、菜餚裡,嚐到過一星半點的雕胡,

卻少了一種脈脈含情的對視。

這次,我們特地多煮了點。

杜甫在詩中說:“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這種“滑”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長情的泡和煮:煮之前要浸泡4小時;然後煮的時間,也要比煮大米飯長2.5倍。

我們依法行事,將生米煮成了熟飯。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米外觀呈黑褐色,我們買來的,在某寶要60多元一斤,網上說,英國的超市裡也有,半斤就要賣將近5英鎊,且都是沒有去殼的。據說,很多營養都在外殼裡,想想,這麼貴,還是把殼子一起吃了吧。

果然,口感豐富。外皮有外皮的滑脆,米粒有米粒的溫香軟玉。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種特殊的清香,比大米飯的清雅。而且,入口回甘非常快,有種非常生動的甜,在味道完全釋放後,還有一點點苦尾。

為了淨化這種甜、中和這種苦,我們這次做了兩吃:煮雕胡飯和熱菜。

取模具把雕胡飯塑形,配以雲蝦來葷素搭配,摘金錢草點綴,再以南瓜汁襯底送飯……雕胡飯的清香仍在,難以言表的黏韌彈牙依舊,這種苦尾,卻被南瓜汁巧妙去除,回甘高亮。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周禮》裡說:“蝸醢而苽食雉羹”,就是說菰米飯(雕胡飯)與蚌蛤醬、野雞湯羹搭配著吃,鮮香味美。還有一種說法是,雕胡飯配鮮魚或羊肉,最為肥鮮可口。

我們選擇了羊肉。融入羊肉片的肥美后,雕胡飯更加滑潤,稍稍放一點糖,以改那淡淡的苦尾。這一刻,雕胡飯的黏韌達到了高潮,脹滿了羊肉的湯汁,口感生動異常,好吃得讓人幾乎不顧形象……

陸游說:“散花洲上青山橫,野魚可膾菰可烹。”此刻,蘸著詩句來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本傳

雕胡就是菰(gū)這種植物的果實。《本草綱目》對菰的考證是:“菰本作苽(gū),茭草也。其米須霜雕(同凋)時採之,故謂之凋苽,或訛為雕胡。”

在有些古書裡,雕胡常又稱“雁膳”。《西京雜記》中則說:“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

無論如何,雕胡的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它還含有一種獨特的天然抗氧化劑,被譽為米中之王。

既然這麼好,怎能放過了?

《周禮》上說: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饈用品百二十品。是的,唐代以前,糧食分為六穀,指稻、黍、稷、粱、麥、菰。

在公輸班發明改進石磨之前,世間只有“粒食”而沒有“麵食”,從此以後,小麥以“百變星君”的魔術師身份,上位成功。但是無論如何,雕胡飯始終以糯韌可口而被鍾愛,尤被僧人隱士視為人間至寶。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之美,在於故事。雕胡的故事,卻實在是讓人兩難的故事。

她從先秦走來,美味是她的風采。當她躋身六穀的時候,天下不知有茭白,無論炒茭白絲、蝦籽油燜茭白。

從宋代以後,征戰連連,茭草乏人呵護,染上了黑粉菌,大面積地被感染。人們發現,感染後的茭草,不再結果實,但莖節細胞因此加速成長,形成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

這就是茭白。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宋仁宗朝的宰相晏殊,在詩中還提到皇家在元旦祭祀時,使用雕胡飯。明朝以後,描述雕胡飯的語句逐漸消失。一代風華絕代的糧食,就此淡出人們的視線。

茭白開始受到人們的青睞,採摘下來後,切片拉絲,和辣椒、肉絲一炒,滑美異常,

以致於成為江南水生植物中的三大美味之一。

請注意“滑”這個詞,這在古代是個評價非常高的詞,但凡沾上這個詞,不僅好吃而且上檔次,與之為伍的有“蓴鱸之思”裡的蓴菜,肥美冠絕天下的熊掌。

虞世南在《北堂書鈔》引東漢劉梁《七舉》就曾有“菰梁之飯,入口叢流,送以熊蹢,咽以豹胎”之句。意思就是雕胡飯只能用熊掌、豹胎這樣肥美爽滑的食材來搭配。

自此,天下無雕胡,世人只知茭白矣!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外傳

雕胡飯之美,還在於文人墨客的美妙讚譽。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和雕胡飯、菰米飯相關的詩詞,不下幾百句,你們自行搜索,這裡不再引用。

這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裡透露出兩個信息:其一,唐代甚至更遠,吃的雕胡飯都是舂米去殼的;其二,李白等這頓雕胡飯,吃足了苦頭,饞到胃疼。

你想啊,這裡的雕胡是新收的,是帶穎帶殼的,得現舂去殼,然後像前文說的要長久浸泡,再花費更長的時間來煮。這期間,米香還不停破空而來……

這種煎熬,一般人受不了。我有些替李白胃痛。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當荀媼恭恭敬敬奉上新煮好的雕胡飯,清亮的月光照在素盤上,此情此景,李白卻說:三謝不能餐!為什麼?

我們可以復原一下當時的情景。

安史之亂後不久,唐肅宗大赦天下,李白重獲自由,以花甲之年北上請纓。他輾轉到皖南,借宿五松山下,

正感懷人生悽苦。而戰亂中的貧窮農家,卻拿出李白最喜歡的美食款待他。

這讓李白不禁想起了接濟韓信的洗衣女。韓信功成後一飯千金地答謝洗衣女,而李白報國無門、鬱郁不得志,貧病交加已至暮年……他內心的波瀾起伏,這世間又有幾人可知?

想那李白,本是大好男兒。“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也不能讓他動容,他仗劍走天涯、散發弄扁舟、騎鹿遊天姥,又曾是何等豪邁?如今,一盤雕胡飯,卻成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761年)秋,也就是李白(701~762)去世的前一年。

這是關於雕胡飯的絕唱,也是李白人生的絕唱。

如今,我們吃到的菰米大多是進口的了,而關於雕胡飯的故事,已經鐫刻在千年的時光之中。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雕胡飯:我們還原了漢唐頂尖的美食,兩種吃法真是美醉了

感謝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