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豆芽是日常常吃的一種蔬菜,說是蔬菜不如說是芽苗菜更確切,雖然也屬於蔬菜類,但是它畢竟不是從土壤中種植出來的,總感覺它跟蔬菜又不相同。

在宋朝時,吃豆芽已相當普遍,豆芽、筍、菌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宋元時,豆芽主要用於涼拌。《易牙遺意》記其方:“將綠豆冷水浸兩宿,候漲換水,淘兩次,烘乾。預掃地潔淨,以水灑溼,鋪紙一層,置豆於紙上,以盆蓋之。一日灑兩次水,候芽長,淘去殼。沸湯略焯,姜醋和之,肉燥尤宜。”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豆芽有綠豆芽、黃豆芽。豆芽白嫩清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中國食品四大發明中豆芽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豆腐、麵筋以及醬等三種食物,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食物,所以豆芽也是從古至今一直非常受歡迎的蔬菜。

黃豆芽與黃豆相比,哪個更有營養呢?

黃豆素有“豆中之王”之稱,它所含的植物蛋白可以與牛奶相媲美,黃豆蛋白比較難消化,主要是因為黃豆的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黃豆蛋白質被細胞緊緊裹住,使腸胃中的消化酶很難與它接觸,所以只有在研磨、打碎或者加熱後破壞掉細胞壁,黃豆蛋白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黃豆在發芽過程中,阻礙黃豆蛋白被吸收的物質都會被降解破壞,黃豆生成黃豆芽,它的蛋白質利用率會比黃豆提高10%左右,黃豆在發芽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更多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這又增加了黃豆中礦物質的人體利用率。所以相比較下,食用黃豆芽比黃豆更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現在市場上很多黑心的商家為了個人的利益,在製作黃豆芽中添加了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很難買到真正放心的豆芽。

那麼購買豆芽時應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看顏色,好的豆芽顏色潔白有光澤,加過漂白劑的豆芽,顏色發灰白,光澤暗淡;

其次是看外形,好的豆芽粗細適中,基本上都比較均勻,如果又短又粗的豆芽,建議不要購買;

再者用手掐一掐,好豆芽非常的脆嫩,汁水很豐富;

最後聞一聞,如果有清淡的豆香味,則是好的豆芽,如果有刺鼻的味道說明添加了化學物質。

雖說一日三餐非常重要,但是吃到安全健康的蔬菜更重要,小夥伴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豆芽的做法非常的多,可炒可煮可涼拌,今天分享一下豆芽的另一種常吃的做法豆芽炒餅絲,既有主食又有蔬菜,口感爽脆,鹹香美味,喜歡的夥伴趕緊試試吧。

需要的食材

熟餅絲300克、雞蛋3個、豆芽300克、大蔥半根、薑絲適量、蒜片適量、老抽1勺、生抽2勺、雞精適量、食用鹽適量、香油適量、食用油適量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具體的做法

第一步:將大蔥切成蔥花,薑絲和薑片都準備好,清水中一勺鹽攪拌均勻,把豆芽放進清水中浸泡15分鐘,雞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打散,加少許的鹽攪拌均勻,鍋燒熱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五成時倒入蛋液,待蛋液稍稍凝固些,用鏟子邊推邊翻,炒成雞蛋塊。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第二步:雞蛋炒好後,鍋內再倒入適量的油,建議油量比平時炒菜的油稍微多一點,油燒熱後放入少許的花椒籽炸香,然後再加入蔥花、薑絲、蒜片等爆香,爆香後放入洗好的豆芽翻炒,翻炒至豆芽變軟,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繼續翻炒,翻炒一會再加入適量的鹽,倒入少許的熱水煮開。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第三步:將熟餅絲鋪在豆芽上,不要翻炒不要攪拌,直接蓋上蓋子燜2分鐘,

燜好後用筷子翻拌均勻,然後加入蛋塊翻拌均勻,最後淋上少許的香油就可以出鍋了。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炒好的餅絲吃的時候可以淋上辣椒油或者辣椒醬,非常的開胃好吃,炒餅絲這道食物有主食有蔬菜也有雞蛋,除了這些食材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添加肉絲或者其他的蔬菜。

豆芽加它燜一燜,炒一炒,筋道香口,出鍋比肉還香,孩子都搶著吃

最後總結

這篇文章分享了豆芽的一款簡單做法,其中最主要的關鍵點就是豆芽的選購,一看顏色,而看外形,三用手掐一掐,四是聞一聞氣味,美味的食物源自健康的食材,好的食材只要簡單烹飪就會美味無比,而差的食材,即使十分用心,依然味道平平,這就是好食材的力量。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大家好,我是七寶醬,一個非常熱愛美食和跑步的人。我不是做飯的高手,只是認真生活的普通人。每天用心分享一道原創美食,如果分享對您有用的話,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