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華為員工感慨:螺絲釘文化,隨時被替換,覺得自己就像個遊客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華為員工即將離職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華為員工感慨:螺絲釘文化,隨時被替換,覺得自己就像個遊客

即將截止,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了。一直在醞釀寫點什麼,為這段青蔥歲月劃上句號。華為四年,很多次有過離職的念頭,真要走了,還是有些捨不得。感謝公司,給我成長的機會。感謝部門,給我轉崗的機會,讓我的職業有了另一種選擇。感謝同事,部門藏龍臥虎,受益良多;特別是某玉樹臨風才華橫溢的CM,DC專(磚)家,是我的學習榜樣。(前排廣告位招租)

入職四年,輾轉多地,跟家人一直是雙城生活。工作日在外奔波,週末儘量回家。所以常常覺得自己像個遊客,節假日才在。部門以及公司同事,大部分也是這樣的生活。公司的政策不予置評,個人不喜歡這種生活。所以從入職之初,就在盤算著換工作地,也因此換了部門。以為能曲線救國,一開始部門內找機會,繼而部門外找機會,不得已公司外找機會。未來離自己的預期仍有差距,長路漫漫仍需努力。

華為員工感慨:螺絲釘文化,隨時被替換,覺得自己就像個遊客

回顧這幾年,最大的收穫,除了專業技能和部分願意幫我的同事,就是心態。心態幾經沉浮。剛進公司,好好說話,很少發脾氣。後面被懟的多了,心態就很容易崩了,一碰就炸,一點就著。常常悲觀,白天在公司憋著,晚上對家人各種吐槽,傾瀉情緒垃圾。再然後慢慢調整,控制情緒,儘量不生氣不著急不焦慮,不把情緒帶給家人。對情商有了新的理解,不僅僅是會來事兒,更多的是情緒穩定可控。就像杜月笙的經典語錄: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脾氣大。現在仍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允許失控,但要有時間窗。情緒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很大,長期陷在不良情緒裡,健康也會受影響。很喜歡木心先生的一句話:常以為人是容器,盛著快樂,盛著悲傷。但人不是容器,是導管,快樂流過,悲傷流過,一直到死,導管才空。瘋子,就是導管的淤積和破裂。

有得,亦有失。最大的失誤,是埋頭做事,忽略了做人。剛來時覺得自己呆不了多久,所以沒有去經營人際關係,即使遇到很欣賞的人也沒有去接觸,過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了。最大的遺憾,沒有拿過A,也沒有享受過長期激勵(提了電子流之後收到配股郵件,也算欣慰,雖然享受不到了,還是很開心能得到認可)。

華為員工感慨:螺絲釘文化,隨時被替換,覺得自己就像個遊客

少許乾貨:

1、公司是螺絲釘文化,希望每個人都能被隨時替換掉,這樣才能維持組織機器的正常運轉。這個與個人發展是矛盾的。所以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技能也好人脈也好,有自己的價值,朝著無可替代的方向發展。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如果沒有,那就是放錯了地方,所以要相信自己,即使受挫,也不要質疑自己。

3、珍視自己的話語權。如果有機會發聲,要大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你不說,沒人知道。

4、保持學習,持續提升自己,能夠多一點選擇的自由度,能夠有拒絕的權利。

5、保持好心態,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努力工作,認真生活,負面情緒改變不了現狀。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祝xdjm獎金多多,股票分紅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