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破窗效應”!孩子的玩具弄亂千萬不要收拾,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芽芽有一個遊戲天地,裡面有很多工程車、小汽車、消防車,各種動物造型的汽車、火車。但是每次玩耍的時候,都要把八個櫃子的玩具全部倒在墊子上,問他為什麼不能玩一件拿一件,寶寶振振有詞地說:“我就喜歡弄得亂亂的,不要收起來。”

面對這種情形,有兩種媽媽,第一種把家裡收拾的一塵不染,玩具也都要收拾得規規整整,井井有條;但是另一種媽媽比較懶一些,家裡面乾淨,但是玩具可以到處都有,一不小心坐在沙發上,就翻出一個海洋球。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孩子會更喜歡?

“破窗效應”!孩子的玩具弄亂千萬不要收拾,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堆滿玩具更受歡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破窗效應:停車場上有一輛車,大家每天都能看到,突然有一天,車的窗戶破了個洞,第二天,破了洞的玻璃碎了;第三天,玻璃全部砸碎了;慢慢地,倒車鏡、輪胎都沒有了,對於孩子玩玩具來說同樣適用。

如果玩具天天收拾的規整乾淨,像極了陳列館裡的玩具,就相當於完整的窗戶,不願意打開看,不願意去玩這些玩具。但是如果是堆成小山的玩具,就會像是有個洞的窗戶,孩子們很願意把洞弄得更大,可以不停地玩耍。寶寶們更喜歡一個堆滿了玩具的房子。

玩具亂亂可以提升創造力

有心理學研究指出:孩子處在雜亂的環境,大腦會持續活動,去尋找、發掘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突然找到一個小汽車,突然看到自己喜歡的書籍,突然摸到一塊橡皮泥。這些都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他們可以主動地去玩玩具、探索環境,培養寶寶的創造力。

玩具需要收拾嗎?

對孩子們來說,收拾玩具並沒有那麼重要,從哪裡拿的放在哪裡,正是讓他們把破窗修好,打擊了寶寶的遊戲樂趣和創造力。那麼,到底怎麼樣收拾玩具才可以?

“破窗效應”!孩子的玩具弄亂千萬不要收拾,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01

保持衛生

玩具不能亂扔在廚房、衛生間這些地方,會沾染細菌,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要劃定範圍允許寶寶亂扔亂放,並且要定期清洗玩具。

02

分類意識

寶寶3歲就會有分類規整的意識,比如把相同的顏色的汽車、相同功能的汽車放在一起,他們會依賴自己的本能來對玩具進行分類。

比如汽車髒了要放在哪裡?汽車沒有了要去哪裡?汽車在哪裡行駛?這些都是在一步步引導寶寶進行分類規劃。

03

順序意識

引導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比如先收拾最靠近自己手邊的,接著是大的,小的,按照區域來歸類收拾。

準備事項

“破窗效應”!孩子的玩具弄亂千萬不要收拾,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01

收納箱

有些磁力球、磁力片、積木,可以放在不同的收納箱裡,不需要將他們拆開,就可以自己放在收納箱裡,一旦難度變小,寶寶們就更喜歡自己收納玩具。

02

分解步驟

對於不同月齡的孩子,要將玩具收納分成不同的步驟。比如一歲的孩子,讓他們把玩具扔進收納箱即可;兩歲的可以適當按照顏色、用途分成不同的收納箱,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收納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03

鼓勵讚揚

收拾玩具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激勵,爸爸媽媽們可以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具體的鼓勵,“你把玩具收拾起來,媽媽太開心了”。“這幾個玩具收拾得真整齊”。這種重複性的語言可以讓孩子受到鼓舞,做事情會越來越好。

對寶寶來說,更喜歡一個比較混亂的環境,才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爸爸媽媽們,可以適當順應寶寶的發展趨勢,讓他們玩得更好,更自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收拾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